[发明专利]轮胎内部变形量的非接触式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7309.6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7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轮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内部 变形 接触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变形量的测定方法,尤其涉及轮胎内部变形量的非接触式测定方法,其适合于通过向轮胎带束层内部的钢丝帘线(steelcord)施加磁场使得电流流过钢丝帘线内部,以非接触式方法测定轮胎内部的变形量。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这样的方法,即利用轮胎的变形测定装置测定与实际负荷对应的轮胎的变形,或者利用激光、传感器等检测轮胎的变形状态的方法。
然而,这样的方法存在以下等问题,即用于测定轮胎变形量的装备价格昂贵,或是在测定时因周围环境结果值产生较多的误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以往问题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测定轮胎内部变形量的非接触式测定方法,即从外部向轮胎带束层内部的钢丝帘线施加磁场,使得在带束层内部构成谐振电路,利用变形前后谐振频率的差测定轮胎内部变形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轮胎带束层及钢丝帘线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流流过钢丝帘线内部而构成的整体谐振电路的图。
图3是表示图2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在磁场作用下生成电流的理论模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从外部对轮胎带束层内部的钢丝帘线施加磁场使得电流流过钢丝帘线内部之后,在带束层的两末端形成磁偶极子(Magnetic Dipole),形成电流流过带束层内部的状态,整体地构成谐振电路,利用上述谐振电路采用通常的谐振频率计算式测定轮胎内部变形量。
以下,将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如下详细地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轮胎带束层及钢丝帘线的图,图2是表示电流流过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钢丝帘线的内部而构成的整体的谐振电路的图。
如图1所示,可知钢丝帘线2是为了加强轮胎而被插入轮胎带束层1内部的。
另外,如图2所示,若从外部向轮胎带束层1内部的钢丝帘线2施加磁场(),则在钢丝帘线2的内部流过电流,在带束层的两末端形成磁偶极子,这样在带束层内部流过电流,整体构成谐振电路。
图3是表示图2的谐振电路的电路图。
如图3所示,若电流流过钢丝帘线2,则内部的覆盖(toping)橡胶成为电介质(dielectric)、电阻材料(electrically resistive material),于是成为电容器(Condenser)-电阻器(resistance)并联模型。
这里,单位长度的静电容量(electric capacitance)C可以由以下所示的公式1决定。
在上述公式1中,π是所定的常数,ε是介电常数,d是钢丝帘线2之间的距离,a表示磁场()的半径。
另外,2根钢丝帘线2之间的橡胶电阻R可由以下所示的公式2决定。
在上述公式2中,p是所定的常数,π是所定的常数,d是钢丝帘线2之间的距离,l表示钢丝帘线2的长度。
另外,钢丝帘线2的电感(Inductance)L和钢丝帘线的长度l可根据实际的测定求得。
如果通过上述的公式1、公式2和实际测定而决定了R、C、L值,则构成实际的R L C并联电路,此时的谐振频率f可由以下所示的公式3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轮胎株式会社,未经韩国轮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7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数据处理设备和安全模块之间的安全通信
- 下一篇:轻巧型铝合金环链紧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