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助滑机构的滑板车改进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1722.1 | 申请日: | 2007-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2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志春 |
主分类号: | B62K17/00 | 分类号: | B62K17/00;B62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助滑 机构 滑板 改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动和娱乐的滑板,更具体地说,涉及滑板上的助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能使滑板操作者在脚不着地的情况下推进滑板,中国专利号CN200510099722.8发明了“车身可收缩的自行式滑板车”。虽然,该专利的技术方案可使操作者在脚不着地的情况下推动滑板。但是,“车架两伸缩滑道”和“伸缩滑道由横断面为槽型型材相互套嵌连接”的结构比较复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号CN 2920803提出了“一种带助滑机构的滑板车”,它在踏板上设置一块助滑板,操作者用脚往复蹬动助滑板即可连续推动踏板前进。由于助滑板上没有支撑滑板操作者脚掌的装置,滑板操作者很难使用较大的力量推进滑板向前运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助滑机构的滑板车改进,它不但可使滑板操作者的脚得到支撑,而且可在较有利的角度蹬动推进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助滑机构的滑板车改进,滑板有滑轮和驱动轮,滑板上面有助滑装置,助滑装置通过拉线连接绕线轮,绕线轮通过超越离后器连接驱动轮,助滑装置由脚蹬和轨道机构构成,绕线轮有复位旋转机构,滑板和脚蹬上有脚掌支撑机构,脚蹬与轨道机构构成滑动连接。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本发明还有以下进一步的措施:
脚蹬上的脚掌支撑机构为挡板。
脚蹬的长度小于15厘米,宽度小于16厘米
所述脚蹬的长度5—9厘米,宽度8—12厘米。
所述挡板的高度至少2厘米。
所述脚蹬上有防滑垫。
所述脚蹬上的脚掌支撑机构为脚扣。
脚蹬对应滑板上的长槽连接滑轮架,滑轮架与导杆构成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由于滑板有滑轮和驱动轮,滑板上面有助滑装置,助滑装置通过拉线连接绕线轮,绕线轮通过超越离后器连接驱动轮,助滑装置由脚蹬和轨道机构构成,滑板和脚蹬上有脚掌支撑机构,脚蹬与轨道机构构成滑动连接。本发明将原来的助滑板改成了脚蹬,并且脚蹬上设置了脚掌支撑机构。脚蹬和脚掌支撑机构可以做得比较小,并且容易被滑板操作者操作,更重要的是,可使滑板操作者的脚掌得到有力的支撑;滑板操作者的脚掌得到脚掌支撑机构支撑后,可以全力蹬动脚蹬,能明显提高滑板的推进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部分零件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安装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参看图1和图3。一种带助滑机构的滑板车改进,滑板9上有前滑轮8和后轮,后轮包括驱动轮13和后滑轮16,后轮使用一个时,后轮可以只设置一个驱动轮13。滑板9、驱动轮13、前滑轮8和后滑轮16可使用现有技术,前滑轮8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可以是滑板桥或转向把手200等。驱动轮13可以是现有滑板上使用的普通滑轮,但驱动轮13通过左半轴14连接超越离后器,驱动轮13、左半轴14与轮架17构成可转动连接,左半轴14与轮架17之间有滚珠轴承。超越离后器安装在绕线轮15内,超越离后器的内圈固定在左半轴14上,超越离后器的外圈固定在绕线轮15上;绕线轮15用于连接和固定拉线12,拉线12绕在绕线轮15上。绕线轮15上的复位旋转机构可以是绕线轮15内的发条机构或绕在绕线轮15上的弹性橡胶绳。滑板9上面有助滑装置,助滑装置通过拉线12连接绕线轮15,助滑装置由脚蹬2和轨道机构构成,轨道机构由滑轮架11和导杆10构成,滑轮架11活套在导杆10上,滑轮架11上装有4个滚柱19,滑轮架11通过4个滚柱19接触导杆10,滑轮架11可在导杆10上灵活地往复滑动;脚蹬2通过螺丝固定在滑轮架11的安装座18上,脚蹬2也可以与滑轮架11做成一体结构,拉线12的一端绕在绕线轮15,拉线12的另一端连接滑轮架11。参看图2。滑板9上设置一条可以嵌入部分脚蹬2的长槽4,长槽4长度等于脚蹬2行程,长槽4贯穿滑板9,脚蹬2通过滑板9上的长槽4固定在滑轮架11上,滑轮架11与导杆10构成滑动连接。滑板9上的脚掌支撑机构可以是滑板9的前翘部位1,或防滑贴面,或者橡胶垫,或者是转向把手200连接滑板9的部位等。滑板9后端的后翘部位5下方有制动块6。脚蹬2上的脚掌支撑机构可以有下面几种实施方式:
脚蹬2上的脚掌支撑机构为挡板3,所述挡板3的高度至少2厘米,一般来说,挡板3的高度是5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志春,未经徐志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17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成型的空心薄壁构件
- 下一篇:一种从含钒钢渣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