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81642.6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5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埙;李旭镛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D23/00 | 分类号: | F25D23/00;F25C5/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世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 ||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6年10月2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6-0102087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制冰设备。
背景技术
制冰设备用于制冰。制冰设备通过转动排出器(ejector)而将制冰盘中制成的冰块排出到储冰盒中。冰满检测装置包括冰满检测臂,其设置于制冰盘之前以便向下转动。当冰满检测臂被冰块绊住而停止向下转动时,控制单元确定储冰盒完全充满冰块。冰满检测臂周期性地转动以便检测储冰盒是否完全充满冰块。
用户可以取出完全充满冰块的储冰盒,再将储冰盒放入初始位置。此时,控制单元使冰满检测臂向下转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冰满检测臂的当前位置不能确定,所以冰满检测臂在被冰块绊住时就不能运动至初始位置。因此,排出器可能停止致动或冰满检测装置可能受到损坏。
另外,由于冰满检测臂设置于制冰盘之前,所以当用户放入与取出储冰盒时,冰满检测臂可能会被储冰盒绊住而受到损坏。
此外,由于冰满检测臂设置在制冰盘之前,所以在制冰盘之前就需要有供冰满检测臂充分转动的足够空间。因此,可能增加制冰设备的安装空间。
另外,冰满检测臂设置成暴露于外部。这样有损于视觉上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冰设备,其设计成能防止冰满检测装置受到损坏。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冰设备,其设计成能减小冰满检测臂的旋转半径,从而减少其安装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冰设备包括:制冰盘,在该制冰盘中进行制冰;排出器,其用于将制冰盘中制成的冰排出到储冰盒中;凸轮组件,其共同地(cooperatively)联接至排出器;冰满检测臂,其通过凸轮组件转动以便检测储冰盒是否完全充满冰块;第一冰满检测构件,其通过在凸轮组件操作时检测凸轮组件的位置来检测储冰盒是否完全充满冰;以及第二冰满检测构件,其检测冰满检测臂是否被冰绊住而未返回至初始位置。
在附图和下面的叙述中,阐述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可从下面的叙述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体现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有一个实施例的制冰设备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制冰设备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制冰设备的冰满检测臂的示意图。
图4为示意图,其示出了在图2的制冰设备中冰满检测臂检测储冰盒完全充满冰块时的状态。
图5为示意图,其示出了在图1的制冰设备中冰满检测臂被储冰盒中填充的冰块绊住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更详细地参考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实例示于附图中。尽管已经参考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众多的其它改型和实施例,其将会落入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精神与范围内。
以下将根据一个实施例来描述制冰设备。
本发明的制冰设备可以应用于各种装置,如冰箱、净水器等。以下将会通过实例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制冰设备应用于冰箱的情况。
图1为应用有一个实施例的制冰设备的冰箱的立体图。
参看图1,储藏室11限定于冰箱10中。冰箱10具有多个门12用以打开与关闭冷冻室和冷藏室。
制冰设备20可以安装在一个门12中或储藏室11中。当制冰设备20安装于一个门12中时,电源可以由经过门12的铰接部的电线(未示出)连接至制冰设备20。在图1中,制冰设备安装于冰箱10的门12中。
制冰设备20包括用于制造冰的制冰器100和用于储存冰的储冰盒105。制冰设备20还包括分配器107,其用于将冰分配到门12外。制冰设备20可以仅包括制冰器100和储冰盒105,或者可以制冰器100、储冰盒105和分配器107都具有。
图2为图1所示的制冰设备的立体图;图3为图1的制冰设备的冰满检测臂的示意图。
参看图2和图3,用于储存冰的储冰盒105设置在用于制造冰的制冰器100之下。
制冰器100包括:制冰盘110、驱动装置120、排出器130和冰满检测装置。冰满检测装置可以包括:冰满检测臂140、凸轮组件150、第一冰满检测构件170和第二冰满检测构件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16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