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接路由模式下跨关守管理范围的会话密钥分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1470.2 | 申请日: | 200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4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路由 模式 下跨关守 管理 范围 会话 密钥 分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接路由模式下跨关守管理范围的会话密钥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H323系统是基于无QOS(服务质量)保证的PBN(分组网络)实现的。由于PBN本身的技术原因,使PBN不能够提供QOS,也不能提供安全的服务。在H323系统中,如何提供适时安全的服务是非常重要。
H235协议V3版以前的版本描述了一些用于H323系统的鉴别和保密技术,但都是假定在GK(关守)路由模式情况下的技术方案。H235协议V3版的附录I提出了一种直接路由的安全方案,这种方案主要利用H235V3附录D和附录F的基本特性,提供H323系统通信的安全服务,但是限制在一个GK管理范围内。
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H323系统通常会包括两个或多个GK,H323系统包括两个GK的组网逻辑框图如附图1所示。
图1中,虚线表示H225协议中的RAS消息传输,实线表示H225协议中Q931消息传输。EPa和EPb表示两个不同的H323节点,GKg和GKh表示两个不同的GK。GKg是EPa的归属GK,GKh是EPb的归属GK。
当H323系统包括两个或多个GK时,通常会通过呼叫前的预约机制,使主叫节点EPa和GKg之间有共享密钥Kag,被叫节点EPb和GKh之间有共享密钥Kbh,GKg和GKh之间有共享密钥Kgh,以确保RAS消息的可靠传输。
当EPa和Epb之间采用直接路由模式进行呼叫时,为保证Q931消息的可靠传输,双方需要通过RAS消息的可靠传输来获取EPa和Epb之间直接传输Q931消息的会话密钥。
目前,主被叫节点会话密钥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两种:
方法一、基于被叫节点的归属关守产生会话密钥的密钥分配方式。
具体实现过程为:图1中,主叫节点EPa向GKg发送ARQ(呼叫接入请求)消息,ARQ消息中携带了一个ClearToken(明文标记),这个ClearToken中的tokenOID设置为″I0″表明EPa支持H235V3附录I。
GKg在接收到EPa发来的ARQ消息后,根据ARQ消息承载的destinationInfo或者destCallSignalAddress字段确定被叫节点为Epb,由于Epb不属于其管辖,所以,GKg发起LRQ(定位请求)消息向GKh查询EPb的地址。LRQ消息中的endpointIdentifier为主叫节点EPa的节点ID(标识符)。
GKg在转化ARQ消息时,如果发现消息中ClearToken的tokenOID为″I0″,则确定EPa支持H235V3附录I功能,于是在LRQ消息中也生成一个ClearToken,其中的tokenOID也为″I0″。如果GKg不支持附录I,就不需要在LRQ消息中创建tokenOID为″I0″的ClearToken,且消息的后续处理按照不支持附录I的普通方式进行消息交互。
GKh在接收到LRQ消息后,检查消息的ClearToken中的tokenOID是否为″I0″,如果tokenOID为″I0″,表明对端支持附录I。如果GKh自己也支持附录I,就根据LRQ提供的被叫节点信息,查询被叫节点EPb是否支持附录I。
GKh生成EPa和EPb之间的共享密钥Kab,且产生随机的challenge,并用GKh和GKg之间的共享密钥Kgh和challenge以及指定密钥导出算法导出密钥EKgh,然后用EKgh加密Kab得到EKab1,并将EKab1和加密参数配置到一个独立的ClearToken.h235Key.secureSharedSecret字段的对应子字段中。
如果LRQ消息中设置了endpointIdentifier,GKh需要把这个字段也设置到ClearToken.h235Key.secureSharedSecret.generalID字段中,并将导出密钥时用到的算法配置到ClearToken.h235Key.secureSharedSecret.keyDerivationOID字段,将导出密钥时用到的challenge设置到ClearToken.challenge字段,同时将ClearToken.generalID设置为GKg的节点ID,ClearToken.senderID设置为GKh的节点ID,最后把ClearToken的tokenOID设置为″I3″,在后文中把这个ClearToken记为CT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14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T5灯座防灯管脱落的灯座套
- 下一篇:双向钢-叠合板混凝土组合楼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