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物自动吞食剂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80053.6 | 申请日: | 200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4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石保新;张壮志;张文宝;王进成;范元良;克热木·托呼提;张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A23K1/17;A23K1/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830000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物 自动 吞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具有诱食性自动吞食药物,适用于治疗或预防动物疾病。
背景技术
治疗或预防动物疾病的口服制剂,通常采用饮水、拌料、人工保定动物口服投药的途径。饮水、拌料的投药方式主要用于集约化饲养程度较高养殖场,方便、快捷、高效;人工保定动物口服投药方式适用于分散的养殖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体格较大的或具攻击性的动物,其劳动强度更大,工作效率更低,且容易给动物造成应激反应,有时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害。近几十年,随着基础学科的日益发展,医药工业体系的逐步建立,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给兽药业的发展和产品创新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为此,研究人员在用药途径方面大胆提出许多新的理念和创新,如浇泼剂、控释剂、大丸剂、颈圈、微型胶囊、皮下包埋缓释剂型等,呈现出新制剂的品种多样化,使新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得到充分的发挥,起到应有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研制动物自动吞食剂药物,是将常用原料药制成大小以微米或纳米计的微粒,用高分子成膜材料进行包裹,再与诱食性辅料混合,或将常用原料药直接与诱食性辅料混合制成治疗或预防犬、猫、狐等食肉动物多种疾病的动物可自动吞食剂药物,从而解决原有药物生产工艺简单,不能自动吞食问题,大大降低因保定动物投药带来的劳动强度,还能防止具有攻击性动物用药难造成治疗或预防动物疾病效果不佳的现象。该吞食片剂通过消化道在不同部位缓慢释放,直接作用于靶组织,具有稳定的血药浓度,其代表当前药物制剂研究的趋势。
本发明所述的动物自动吞食剂是由常用原料药物2.5%-25%用常规方法制成以微米或纳米计量大小的微粒,与高分子成膜材料10%-22%进行包裹,再与诱食性辅料65%-75.5%制成吞食剂片,或由常用原料药物2.5%-25%直接与诱食性辅料75%-97.5%制成吞食剂片。
所述的动物自动吞食剂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a、将常用原料药物其含量为总重量的2.5%-25%用常规方法制成以微米或纳米计量的微粒;
b、将步骤a制成的微粒用高分子成膜材料其含量为总重量的10%-22%进行包裹;
c、将步骤b的包裹物与诱食性辅料其含量为总重量的65%-75.5%进行混合,用常规方法压片即可得动物自动吞食剂片;
d、或将步骤a颗粒直接与步骤c的诱食性辅料其含量为总重量的75%-97.5%进行混合,用常规方法压片即可得动物自动吞食剂片。
高分子成膜材料为聚丙烯酸树脂。
常用药物为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吡喹酮,丙硫亚砜,左旋咪唑,三氯苯咪唑,氯氰碘柳胺,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奥芬达唑或氯硝柳胺。
诱食性辅料为淀粉10%-94.2%、糊精0%-20%、动物蛋白粉为鱼粉或可食用动物制品为肉松或相关调味剂为鸡精或鱼味香精或肉味素5%-28%、石膏粉0%-27%、糖精或蔗糖或甜味素为阿巴斯甜0%-10%、硬脂酸镁0.8%-5%混合,采用常规方法制成20-70目的颗粒。
本发明所述的动物自动吞食片剂,是利用高分子成膜材料将采用常规方法制成以微米或纳米计量大小的微粒的常用原料药进行包裹,增加药物稳定性并掩盖不良气味,增加动物自动吞食率,降低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副作用,再将包裹物进一步与诱食性辅料制成片剂或将原料药微粒直接与诱食性辅料制成片剂,该片剂为治疗或预防犬、猫、狐等食肉动物多种疾病的动物可自动吞食的药物,从而解决原有药物生产工艺简单,不能自动吞食问题,大大降低因保定动物投药带来的劳动强度,还能防止具有攻击性动物用药难造成治疗或预防动物疾病效果不佳的现象。
本发明所述的动物自动吞食片剂,主要是动物自动吞食药片后,药物在动物胃、肠道的靶组织起作用,避免药物损失,达到最佳有效的治疗或预防动物疾病作用。
利用本发明生产出各类动物自动吞食药片,其疗效可与普通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及皮肤渗透剂型达到同等治疗和预防效果,并且减少药物的损失,是药物达到制定靶组织缓慢释放,增加药物的吸收率。各种自动吞食药物治疗寄生虫效果见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未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0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
- 下一篇:加成型交联硫化聚二硅氧烷弹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