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母液浮游物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9639.0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2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白万全;李晓萍;杨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14 | 分类号: | C01F7/14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100082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铝 生产过程 母液 浮游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母液浮游物处理的方法,涉及一种氧化铝生产中母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碱法生产氧化铝工艺中,铝酸钠溶液分解后经固液分离的母液中仍然悬浮一定数量的浮游物,其主要成分为微细颗粒的氢氧化铝。目前,在生产过程中,种分母液浮游物含量有时会高达为8.2g/L,碳分母液浮游物含量高达4.97g/L。这些浮游物在流程中循环,增加了各种设备的动力费用、检修费用和备件费用,如果浮游物不经处理随母液进入蒸发系统中会产生氢氧化铝结疤,造成管道堵塞、传热系数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影响。缩短了蒸发器的使用周期,同时降低了蒸发器的产能,增大了汽耗,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浪费。
为减少其在蒸发原液中浮游物的含量,目前的生产过程中,通常对种分母液采取简单的沉降方法进行处理,在母液槽下建一沉淀池,定时对原液槽底流放料。更为有效的办法是利用沉降槽和板框压滤机回收母液中的浮游物,可以大大减少管道及蒸发器的结疤,还减少了物料在流程中的循环,提高了氧化铝的总回收率,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回收后的浮游物氢氧化铝粒度细,二氧化硅杂质含量高,直接作为产品煅烧,物理性能和化学品质均不符合砂状氧化铝要求。现有工艺(有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工艺)将这部分浮游物作为晶种加入碳酸化分解工序,但同样会影响产品氧化铝质量,达不到冶金级氧化铝技术指标。
专利CN1562754氧化铝生产中浮游物处理方法中公开的技术方案,是将分解后的种分母液二次过滤,滤饼加蒸发母液制浆,然后将浆液与循环母液一起进入氧化铝生产的溶出系统。该专利提出的这种方法固然可以回收浮游物氢氧化铝,但只是作为可溶性矿物进入拜耳法配料原头和高温的溶出工序,不能降低现有溶出液苛性比,并没有提高氧化铝的总回收率,从而无法提高系统循环效率。
申请号为200410100969的专利碳分母液深度碳分得到的Al(OH)3产物,加入到拜耳法溶出料浆自蒸发器至溶出料浆稀释槽之间的工艺,可使拜耳法精液苛性比从1.55左右降至1.25~1.4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使浮游物中的氢氧化铝与杂质二氧化硅的有效分离,降低精液苛性比值,提高氧化铝的品质的氧化铝生产过程母液浮游物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母液浮游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处理过程是将铝酸钠精液经种分或碳分后得到的母液,再经过过滤回收的氢氧化铝浮游物调制成浆液后进入拜耳法自蒸发系统或稀释系统进行溶出。
本发明的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母液浮游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铝浮游物是用分解母液或氧化铝生产系统洗液调制浆液。
本发明的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母液浮游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铝浮游物浆液用泵打入管道预热系统经预热后进入拜耳法自蒸发系统,或直接用泵打入拜耳法稀释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母液浮游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铝浮游物调制成的浆液中,浮游物的固含为500~1000g/L;浆液预热温度105~145℃;浆液管道预热级数:2~3级;浆液管道预热用蒸汽,使用温度相对应的自蒸发器闪蒸的二次汽。
本发明的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母液浮游物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铝浮游物调制成的浆液溶出时间为5~10分钟。
本发明的方法,其目的是将氧化铝生产系统的氢氧化铝浮游物回收后,直接加入拜耳法自蒸发系统或稀释系统进行溶出,不仅使浮游物中的氢氧化铝与杂质二氧化硅的有效分离,而且可以降低精液苛性比值,有利于砂状氧化铝的生产和拜耳法循环效率的提高。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浮游物中氢氧化铝颗粒细,活性高,易于溶出的特点,将浮游物直接加入温度较低的自蒸发器或稀释系统,实现浮游物的快速溶出和高效回收。
本发明方法回收浮游物中的氢氧化铝,不经过高温的溶出阶段,而是采用浮游物直接进入氧化铝自蒸发或稀释系统的短流程工艺。避免了浮游物直接作为产品或作为晶种进入碳分工序所得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也克服了浮游物进入拜耳法配料系统不能提高产量和循环效率的问题,可将拜耳法精液苛性比降低%~8%,循环效率提高1.5%~1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9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