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肿瘤热化学靶向消融治疗的可控型微创注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8485.3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4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昱;董莹;徐迪;刘冉;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A61B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肿瘤 热化学 靶向 消融 治疗 可控 型微创 注射 装置 | ||
1.一种用于肿瘤热化学靶向消融治疗的可控型微创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控制及显示装置(1)、玻璃管封装的热电偶或pH传感器(11)和一路注射系统组成,所述的注射系统包括步进电机(2)、蠕动泵(5)、试剂瓶(6)、耐酸碱胶管(4)以及注射微针(7);所述的控制及显示装置(1)由单片机、A/D转换器、D/A转换器、显示器件、键盘、电源模块和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模块组成;所述的单片机分别通过D/A和A/D转换器与所述的步进电机和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模块与玻璃管封装的热电偶或pH传感器(11)电连接;所述的步进电机(2)通过旋转轴与蠕动泵(5)连接;所述的耐酸碱胶管(4)压紧到蠕动泵的驱动槽中,两端分别与所述的试剂瓶(6)和注射微针(7)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肿瘤热化学靶向消融治疗的可控型微创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系统采用分支注射系统,所述的试剂瓶(6)采用两个或多个,每个试剂瓶分别通过各支路的耐酸碱胶管连接到三通或多通连接管(10)上,再通过总耐酸碱胶管与注射微针(7)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肿瘤热化学靶向消融治疗的可控型微创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蠕动泵和所述的三通或多通连接管(10)上安装有旋塞(9)。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肿瘤热化学靶向消融治疗的可控型微创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蠕动泵与注射微针之间的耐酸碱胶管上设有除气管(3)。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肿瘤热化学靶向消融治疗的可控型微创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微针(7)在不使用情况下插入海绵塞(8)。
6.一种用于肿瘤热化学靶向消融治疗的可控型微创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控制及显示装置(1)、一个或多个玻璃管封装的热电偶或pH传感器(11)和两路或两路以上的注射系统组成,每路注射系统包括步进电机(2)、蠕动泵(5)、试剂瓶(6)、耐酸碱胶管(4)以及注射微针(7);所述的控制及显示装置(1)由单片机、多通道A/D转换器、多通道D/A转换器、显示器件、键盘、电源模块和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模块组成;所述的单片机分别通过D/A和A/D转换器与所述的步进电机和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模块与玻璃管封装的热电偶或pH传感器(11)电连接;所述的步进电机(2)通过旋转轴与蠕动泵(5)连接;所述的耐酸碱胶管(4)压紧到蠕动泵的驱动槽中,两端分别与所述的试剂瓶(6)和注射微针(7)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84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