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叶压缩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73148.5 | 申请日: | 2007-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9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18/344 | 分类号: | F04C18/344;F04C2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 嘉 |
| 地址: | 20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系统中使用的压缩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工作腔旋叶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用于汽车空调系统中的旋叶压缩机中,装有多个叶片的转子由主轴带动在汽缸体中旋转,汽缸体设于压缩机外壳内且汽缸体的内腔表面为近似椭圆形状,转子将汽缸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工作腔,通过叶片的旋转,由叶片分隔成的空间形成了体积由小到大、再到小的循环变化的压缩腔,从吸气口吸入到压缩腔中的制冷气体被压缩并从排气口排放出去。
图1是这种现有技术中的旋叶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沿图1中线A-A的剖视图。图3是拆除离合器和前盖后的端面视图。图4是拆除外壳和油分离器后的后端盖的端面视图。
在传统的旋叶压缩机中,压缩机外形由一个端部开口的外壳11和安装到此开口侧的前盖12形成。在外壳11中,内腔边143为基本椭圆形的汽缸体14设置于前端盖13和后端盖15之间,装有多个叶片26的转子27可旋转地设置在汽缸体14中。
带动转子27整体旋转的主轴18穿过前端盖13并延伸。主轴18的前端部分延伸到压缩机前盖12端壁上的唇形轴封19之外,而其后端部分由后端盖15支撑。在旋转轴的前端安装了装有皮带轮10的电磁离合器16,接受来自发动机(未示出)的曲轴皮带轮的扭矩,使得主轴18旋转。
压缩机吸气口121在前盖12上,前端盖轴颈133安装在前盖轴孔123中,前端盖左端面134与前盖内腔122构成Y型吸气通道,制冷气体从吸气口121进入,经Y型吸气通道分成两路,流向前端盖13上的两个进气孔131(参考图3)和132。低压制冷气体在进入这两个进气孔后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直接被吸入吸气腔31和32(参考图3),另一部分经汽缸体14上的两个低压通气孔141和142(参考图3)流向后端盖15处两个进气凹槽,再被吸入吸气腔。从而实现压缩机的吸气腔双向吸气过程。前端盖右端面135与汽缸体14及后端盖左端面151构成压缩机的工作腔21和22。
从汽缸体14两侧排气孔144和145排出的高压油气混合气体,经过安装在汽缸体外侧(排气孔对应位置)扁位平面上排气阀片24、限位板23,然后经过后端盖15两排气孔151和152及通道153和154汇集到孔155,再进入油分离器17,在油分离器中,高压气体撞向金属滤网170,在金属滤网阻尼作用下,润滑油凝聚流到外壳油池111,制冷剂分离成高压气流向外壳排气腔113,经排气口112进入空调系统,从而实现油气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的双工作腔旋叶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该双工作腔旋叶压缩机包括:内腔表面为椭圆型的汽缸体,该汽缸体上具有吸气口;分别固定在汽缸体的两个端面的前缸盖和后端盖;具有多个叶片的转子,该转子安装在汽缸体内,由主轴驱动而旋转,所述前缸盖端面、汽缸体椭圆型内腔表面、后端盖端面以及转子的外表面构成所述旋叶压缩机的两个工作腔,所述转子上旋转的叶片将汽缸体分隔成体积循环变化的数个压缩腔;汽缸盖,固定在所述汽缸体上连接后端盖的端面上,所述汽缸盖内部形成有汽缸盖内腔和汽缸盖油池,所述汽缸盖上还具有排气口,其中,所述汽缸盖内腔与汽缸体通过气体通道相互连通,汽缸盖油池提供所述旋叶压缩机运转时的润滑油;所述数个压缩腔的体积循环变化使得制冷气体通过汽缸体上的吸气口被吸入到汽缸体的压缩腔中压缩并之后通过排气口被排出。
其中,所述前缸盖通过螺钉固定到所述汽缸体的一个端面,并使用O形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后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到所述汽缸体的另一个端面;所述前缸盖具有前缸盖轴孔,后端盖具有后端盖轴孔,所述主轴放置在所述前缸盖轴孔和后端盖轴孔中并由其支撑;所述转子通过花键和过盈配合固定到所述主轴上。所述汽缸盖通过螺钉固定到汽缸体的端面,并用复合橡胶钢板进行密封。
所述前缸盖上的轴孔周围设有两个月形凹槽,用于存放一定压力的润滑油,对转子的叶片产生背压,推出叶片,使叶片与汽缸体的内壁保持接触;所述前缸盖上设有斜孔,汽缸盖油池中的润滑油由此进到前缸盖上的轴孔以及主轴槽,在轴孔与主轴之间产生油膜,进行润滑并使主轴浮于孔中;前缸盖上开有密封圈槽。
所述汽缸体与前端盖连接的端面上开有进气通道槽,制冷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后沿进气通道槽分两路进入压缩机的进气腔,实现进气过程;所述汽缸体与后端盖连接的端面上设有排气通道,经压缩后的气体从排气通道排出汽缸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31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通信终端的放大显示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 下一篇:一种制锂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