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纹管的在线修复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72992.6 | 申请日: | 2007-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9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沈春杰;施健;张龙宝;喻一平;陈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综合开发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17 | 分类号: | F16L55/17;F16L55/17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 地址: | 2019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波纹管 在线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在线修复技术,尤其涉及波纹管在线修复方法,特别涉及连接煤气管道或连接与煤气管道类似的动力管道中的波纹管的在线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动力管网系统中,为防止管网运行过程中管线因热胀冷缩产生的附加应力以及其它应力导致管网变形破坏,危及安全生产,故规定必须在相关部位设置波纹管(亦称膨胀节)以吸收因热涨冷缩等不均匀变形而产生的附加应力,从而确保管网的安全运行。
在煤气管网中,波纹管除承运介质煤气外还有消除变形、补偿尺寸之功能,因此,煤气管网中均选用不锈钢波纹管,其使用寿命更长。但经过长期运行,波纹管仍会产生裂纹或腐蚀穿孔,引起煤气介质、冷凝水的泄漏。基于煤气管道的特点,波纹管一旦发生泄漏,只能带温、带压、不停气在线修复。
目前,对波纹管的泄漏一般多在失效的波纹管外部,焊接一个内径大于原波纹管的新波纹管或在失效波纹管外加装一个橡塑波纹管。在旧煤气管网上进行焊接修补,焊接引起的应力会进一步降低已老化的管网的抗蚀性,同时纵向(轴向)焊缝会影响波纹管收缩功能,因而更易于产生裂纹,影响管网的使用寿命。加装一个波纹管会显著增加管线的附加载荷,这一载荷包括新加装的波纹管重量与泄漏到旧波纹管与新增波纹管之间的冷凝水、杂质等的重量,这对已长期运行、腐蚀严重的管网也是个沉重的增加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波纹管的在线修复方法,采用在波纹管外直接再建补强层和防护层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一种波纹管的在线修复方法,其步骤为:
1.快速堵漏
对泄漏点进行防扩和堵漏处理后,清理泄漏处及其外围,在泄漏处用柔性复合胶粘剂贴上一层或数层玻璃纤维布,再在玻璃纤维布上粘贴一块补强的金属片。
2.修复面预处理
清洁修复面,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除去修复面上的杂物、油污、锈蚀、氧化层及油漆层。
3.修复面活化处理
采用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处理液对修复面进行活化处理,以提高胶粘剂的粘接强度与耐老化性能。
4.敷设补强层
在修复面上涂刷柔性复合胶粘剂,再在胶面上覆盖玻璃纤维层,然后在玻璃纤维层上刷胶粘剂,再加覆玻璃纤维层,如此反复加贴玻璃纤维层至达到强度要求的厚度。
5.贴防护膜
在补强层外用柔性复合胶粘剂粘贴一层橡胶薄膜防护层。
6.固化
在室温下固化24小时。
至此,在线修复完成。
本发明所用的柔性复合胶粘剂,按重量百分比的组成为:
硫化膏 4.7~4.9;
烷基酚醛树脂 3.3~3.5;
2-硫醇基苯骈噻唑 0.45~0.75;
(3-y-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 0.10~0.80;
体聚硫橡胶 其余。
本发明的柔性复合胶粘剂以具有优良弹性的液态聚硫橡胶为主体改性制成,呈灰色膏状物,其拉伸强度≥3.4MPa,伸长率≥400%,剥离强度≥6kN/m,与其它胶粘剂相比,本发明的柔性复合胶粘剂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油性能和耐溶剂性能,对各种油类、脂肪族类、酯类和酮类等有机溶剂均具有良好的耐受能力,能耐受波纹管工作时频繁的伸缩运动,可在室温下施工和固化。
本发明的波纹管的在线修复方法,能在常温下带温带压不停车对管网中的波纹管进行在线修复补强,不动明火,具有安全可靠、环保节能的优点。因为不存在现有的套接修复方案中的套叠空间,减轻了冷凝水及各种杂质带来的附加重力等问题,对设备本身的影响极低,有效地延长了波纹管的使用寿命,同时,检修费用远低于套接一个新波纹管的费用,扩展了多次修复的空间,大大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年限。因此,本发明不仅克服了煤气管网修复作业中一个难题,更是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管网运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证了企业的连续化生产和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对某高炉煤气管道上几个波纹管上的泄漏点进行在线修复。
(1)快速堵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综合开发公司,未经上海宝钢综合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2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