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迁移的即时成型海岛工作站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2601.0 | 申请日: | 200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0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捷;夏冬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32 | 分类号: | E04B1/32;E04B1/16;E04G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文娟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迁移 即时 成型 海岛 工作站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岛工作站构造,特别是一种可迁移的即时成型海岛工作站构造,属于建筑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凡有人居住、可以维持经济生活的岛屿,同大陆一样可以划定12海里领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按照自然延伸原则扩展到大陆架边缘的更加广阔的大陆架。由此,一个开阔海中的小岛,只要有人居住、生活,就可以拥有43万平方公里面积的专属经济区和更加广阔的大陆架。无人海岛往往自然条件艰难,气候环境恶劣,为建立居民点或工作站,应提供快速成型而又可永久居住、工作的场所。目前尚无此类工作站构造的实例。已有技术中,申请号为02818773.3、名称为“活动房屋”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易于建造和拆卸的临时房屋,它由多个可嵌套的屋顶结构和多个可叠置的安装装置,使该房屋的建造费工费时,不能快速完成,为恶劣环境下的施工带来巨大困难。该房屋为临时性,不能作为永久性工作与生活用房,也不适于无人海岛的应用要求;申请号为90218600.0、名称为“折叠门式活动房”实用新型专利,由多层折叠起来的门组成,只能作为临时房屋使用,而且必须依附于已有的固定建筑,同样不适于作为永久性海岛工作与生活用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迁移的即时成型海岛工作站构造。这种工作站只需几十分钟即可完成建立和固定过程,便可作为永久性工作站或居室使用,并具有防风、防雨、防渗漏的功能,为自然条件恶劣的无人海岛转变为有人居住和生活的海岛提供了经济、简便、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也为救灾抢险工作中建立大规模人口集居地的避灾建筑群,提供了高效率建设的居室形式。根据工作和生活的要求,该海岛工作站可以随时迁移。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外层,底面,A注塑口,B注塑口,拉环,双向气阀。
本发明是由外层和底面组成的大半个球冠形空间构造。外层是一双层织物结构的空腔,其外表面涂有防水涂层,防止透水、漏泄;内表面连接一层棉内帐,以免人体散发的热气直接凝结在空腔的内表面而打湿室内空间。底面是一个由低硬度硫化橡胶板粘结而制成的圆形地板。
外层分隔成两类空腔,第一类空腔是由8个均布的骨架空腔组成,是外层的主体构架,8个骨架空腔的一端一齐汇集于外层的顶部,B注塑口位于外层的顶部并与8个骨架空腔相通;8个骨架空腔底端均延伸到距底面一定距离处,双向气阀安装在一个骨架空腔的底端;第二类空腔是由每相邻两个骨架空腔之间的8个墙面空腔组成,8个墙面空腔的底部相互连通,A注塑口位于一个墙面空腔上。底面的周边同墙面空腔的底边牢固粘结,以保证隔绝水的渗入和细小爬行动物的侵入。在一个墙面空腔上开有拱形门洞,作为人员出入的门径。在每个墙面空腔的中心位置开有换气窗口。门洞和换气窗口采用织物制成门扉和窗扇,利用贴条搭接方法妥当悬挂安装,以便阻挡外部的寒冷、昆虫的侵入以及内部热量的散失。
在工作站构造的最大横截面处的外表面上,均匀安装着四个拉环,以便与地面的立桩以绳索拉紧,固定构造的位置。
安装前,外层连同底面的整体结构折叠成一个紧凑的长方体,盛入一包袋内,方便运输备用。安装时,即取出张开,用脚踏充气泵通过双向气阀对骨架空腔充气,经30分钟后,使整个构造的骨架空腔成为球冠形,直立于地面。充气结束后,打开A注塑口,通过注塑系统的喷塑口,向墙面空腔喷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45-75秒纤维时间内,形成密度为72-76kg/m3的硬质泡沫塑料。泡沫塑料一边注入,一边膨胀,自行充满墙面空腔的各个角落。在随后的50秒-95秒时间内,泡沫塑料迅速变硬。随后,注塑系统的喷塑口与B注塑口相连,对骨架空腔施行同样的充填、纤维化、硬化作业。至此,该构造外层固化成型。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注塑系统包括:柴油发电机组、压气机、甲电热储筒、甲活塞泵、乙电热储筒、乙活塞泵、混合室和喷塑口。柴油发电机组的输出端分别与压气机、甲电热储筒、乙电热储筒的电源接口电连接,压气机的出口与混合室的进口管连接,甲电热储筒和乙电热储筒的出口分别与甲活塞泵、乙活塞泵的进口管连接。甲活塞泵和乙活塞泵的出口都经过管路通向混合室,混合室的出口安装有喷塑口,通过管路与A注塑口或B注塑口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2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