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体显示板用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9562.9 | 申请日: | 200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8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崔正泌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28 | 分类号: | G09G3/28;G09G3/20;H01J17/49;G09F9/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海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显示 数据 驱动 集成电路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显示板用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显示板和用于驱动该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器。
等离子体显示板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形成在前板和后板之间的势垒肋形成单位放电单元或者多个放电单元。各放电单元充有惰性气体,该惰性气体包含诸如氖(Ne)、氦(He)或Ne和He混合物的主要放电气体以及少量的氙(Xe)。所述多个放电单元形成一个像素。例如,红色(R)放电单元、绿色(G)放电单元和蓝色(B)放电单元形成一个像素。当通过向放电单元施加高频电压而使等离子体显示板放电时,惰性气体产生真空紫外线,从而使得形成在势垒肋之间的磷发光,因而显示图像。由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可以制成薄且轻,因此其作为下一代显示器已引起了注意。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中,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用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包括:第一功率输入节点,该第一功率输入节点用于根据数据脉冲在寻址时段期间接收数据电压;第二功率输入节点,该第二功率输入节点用于在所述寻址时段期间接收基准电压;待与寻址电极相连的输出节点;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待与用于向所述寻址电极供应充电电流/放电电流或者从所述寻址电极回收充电电流/放电电流的充电/放电电路相连;第一开关器件,该第一开关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功率输入节点和所述输出节点之间进行开关,从而根据数据脉冲在所述寻址时段期间将输入给所述第一功率输入节点或所述第二功率输入节点的电压输出给所述寻址电极;第二开关器件,该第二开关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功率输入节点和所述输出节点之间进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器件,该第三开关器件用于如果从所述第一功率输入节点或所述第二功率输入节点输入给所述寻址电极的电压处于高阻抗状态,则连接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输出节点。
所述连接端子可以与谐振形成单元的一端相连,并且所述谐振形成单元的另一端可以与一端接地的储能单元串联连接。
所述连接端子可以与一端接地的储能单元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可以包括模块控制单元,该模块控制单元通过根据数据信号确定是否有供应或回收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的操作,而控制用于向寻址电极供应充电电流/放电电流或者从寻址电极回收充电电流/放电电流的充电/放电电路。
如果所述数据信号不同于前一数据信号,则所述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可以供应或回收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而如果所述数据信号与前一数据信号相同,则所述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可以并不供应或回收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
在另一方面中,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用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包括:第三功率输入节点,该第三功率输入节点用于根据数据脉冲在寻址时段期间有选择地接收数据电压和基准电压;第四功率输入节点,该第四功率输入节点用于在所述寻址时段期间接收低于所述数据电压但高于所述基准电压的偏压;待与寻址电极相连的输出节点;第四开关器件,该第四开关器件用于在所述第三功率输入节点和所述输出节点之间进行开关,从而根据数据脉冲在所述寻址时段期间将所述数据电压或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给所述寻址电极;以及第五开关器件,该第五开关器件用于在所述第四功率输入节点和所述输出节点之间进行开关,从而如果所述第四功率开关器件断开,则可以向所述寻址电极输出偏压。
所述第三功率输入节点可以分别与数据功率开关器件的一端和基准电压开关器件的一端相连。
所述数据功率开关器件的另一端可以与用于供应数据电压的数据功率源相连,所述基准电压开关器件的另一端可以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95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