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编辑网络文件的应用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3845.2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8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卓印;胡祖会;陈玄同;刘文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4 | 分类号: | G06F17/24;G06F17/3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编辑 网络 文件 应用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辑文件的应用管理系统,特别是一种无需手动上传与下载的在线编辑网络文件的应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文件编辑器只能支持对本地文件的编辑,通过文件系统直接访问文件,而无法直接编辑网络上的文件,亦即无法通过超文件传送协议对文件作编辑动作。在现有技术中,首先要取得文件于网站上的超文件传送协议路径或网址,根据此路径或网址将文件手动下载到本地端,接着经由本地端的文件编辑器对该文件作编辑动作,当编辑动作结束后,再将编辑过的文件手动上传到原网站提供的上传路径或网址,完成编辑网络上文件的动作。如图1所示,在步骤100中,首先登录网络文件的网站,接着在步骤101中,手动下载网络文件至本地,于步骤102中,在本地编辑文件,在步骤103,登录该网站的上传网页,最后在步骤104中,手动上传编辑过的文件。根据以上的现有技术,需要反复登录网站以下载与上传文件,所以现有技术的操作过程存在着繁复且缺乏效率的问题,对用户将造成操作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需用户手动下载及上传文件的在线编辑系统,用户只需调用网络文件开启程序与网络文件储存程序即可完成网站上的文件编辑工作,用户可藉由超文件传送协议的方式开启文件,并于编辑完毕后直接储存文件于网站上。
因此,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揭露一种在线编辑网络文件的应用管理系统,此应用管理系统具有开启、编辑与储存网络文件的功能,且能根据网络文件的扩展名选择开启相对应的文件编辑器,用户只需调用应用管理系统的网络文件开启程序与网络文件储存程序,下载与上传文件均由此应用管理系统自动执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超文件传送协议方式开启、编辑与储存网络文件的系统,省却了现有技术中先手动下载再手动上传的操作,用户可根据本发明直接调用网络文件开启程序与网络文件储存程序,即可实现网站上的文件编辑。
综上所述,藉由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得以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有关本发明的特征与实作,兹配合图示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网站文件编辑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管理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应用管理系统接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开启流程图;以及
图5为本发明的储存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200 应用管理界面
201 文件编辑器接口
202 文件编辑器
203 网络文件开启程序
204 网络文件储存程序
205 本地文件开启程序
206 本地文件储存程序
300 因特网浏览器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与图3,本发明提出一种在线编辑网络文件的应用管理系统,应用于因特网浏览器界面300上,可调用对应网站的网络文件的文件编辑器202以进行文件编辑,且文件编辑器202包含本地文件开启程序205与本地文件储存程序206。
本发明包含一应用管理接口200,显示于因特网浏览器接口300上,更包含一文件编辑器接口201,显示于应用管理接口200上,文件编辑器界面201可嵌入对应网络文件的文件编辑器202以供用户编辑文件。
应用管理接口200包含一网络文件开启程序203,提供一超文件传送协议(HTTP)网址输入字段,在输入网站的网址后将自动下载网站的网络文件,并且启动文件编辑器202的本地文件开启程序205以开启网络文件于文件编辑器202上,此外,更包含一网络文件储存程序204,用以储存编辑后的网络文件,于调用后将启动文件编辑器202的本地文件储存程序206以储存网络文件于本地,并且自动上传网络文件于网站上以更新网络文件。
网络文件开启程序203藉由网络开启方法open(http URL)与本地开启方法open(local path)以完成下载与开启的动作。此外,网络文件储存程序204藉由本地储存方法save(local path)与网络储存方法save(http URL)以完成储存与上传的动作。
有关本发明的在线编辑网络文件的应用管理系统的运作流程,将于下面以图4与图5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应性灰阶延展与二元决策的方法
- 下一篇:自动监测USB磁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