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3398.0 | 申请日: | 200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鱼和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2/00;H01M2/30;H01M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波;陶凤波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改善模制树脂部和盖组件之间的联接的二次电池。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6年10月24日于韩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申请号为No.2006-103368的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原申请公开的内容在此引作参考。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二次电池是一种能够被多次充电和放电的电池。二次电池已经被用在高科技的电子设备中,例如便携式电话、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摄像机等。
锂二次电池的工作电压3.6伏,此工作电压是也可被用到电力电子设备中的镍-镉(Ni/Cd)电池和镍-氢(Ni/H2)电池的工作电压的三倍。因此,所述锂二次电池具有的高能量密度特性使其得到了广泛应用。
锂二次电池一般用锂基氧化物作为阴极活性材料,而用碳材料作为阳极活性材料。锂二次电池已经被制造为各种形状,例如圆柱形、多边形、盒形以及其他形状。多边形二次电池包括裸电池(bare cell)、保护电路板和模制树脂部。
所述裸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盒体以及连接到所述盒体开口的盖组件。所述盖组件包括:盖板,其连接到所述盒体的开口;电极端子,其延伸通过所述盖板中的通孔;垫片,其布置在所述电极端子的外表面上以便与所述盖板绝缘;绝缘板,其位于所述盖板的下方;以及端子板,其位于所述绝缘板的下方,以便使电流流过所述电极端子。
所述保护电路板包括保护电路,其保护所述电池以防止在充电/放电操作中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所述保护电路板可通过铅板与所述裸电池的电极电连接。
所述模制树脂部是通过将热熔树脂填注到所述盖板和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的空间并使所述树脂硬化而形成的。所述模制树脂部可防止电池部件在所述盖板和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运动。
所述模制树脂部可被联接到布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的铅板。然而,由于随着电池的尺寸减小所述盖板会变窄,因此所述铅板就被焊接到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并成一直线。仅通过所述铅板就不能防止由于外力比如电池的扭转和弯曲所造成所述模制树脂部与所述盖组件分离的问题。
通常,所述盖板的上表面额外地布置一夹持部以便加强所述盖板和所述模制树脂部之间的连接。所述夹持部可防止所述模制树脂部和所述盖板的相对运动,或防止所述模制树脂部与所述盖板分离。
然而,由于在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这样的夹持部,因此就需要额外的工序来制造二次电池。因此就会增加相关的制造成本和时间。另外,需要额外的空间将夹持部布置到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因此电池中的空间利用会受限。而且,电池的总高度会增加,这样就会减小电池容量或增加电池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不使用额外部件例如夹持部,就能改善电池中模制树脂部和盖组件之间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裸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盒体和连接到所述盒体开口的盖组件;保护电路板,其被电连接到所述裸电池的电极端子;模制树脂部,其布置在所述裸电池和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的空间。所述盖组件包括:盖板,其被连接到所述盒体的开口;以及电极端子,其穿过所述盖板的通孔。所述电极端子通过垫片与所述盖板电绝缘,在所述电极端子和/或所述垫片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模制树脂部的一部分被插入所述间隙中。
根据本发明,所述电极端子可包括:销部,其延伸通过所述盖板的通孔;帽部,其具有矩形形状,至少它一侧的尺寸大于所述销部的直径,并且与所述销部形成为一体。
根据本发明,所述垫片可包括:帽支撑部分,其用于支撑所述电极端子的帽部;销覆盖部分,其用于盖住所述销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垫片的帽支撑部分完全支撑所述电极端子的帽部,在所述帽支撑部分的下表面和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之间可形成有所述间隙。
根据本发明,所述帽支撑部分支撑所述帽部的一部分,所述间隙可以是形成在所述帽支撑部分的下表面和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连接槽可形成在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上,以便至少部分限定所述间隙。
根据本发明,所述连接槽可形成在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上,并与所述帽部的窄侧相对应。连接槽可形成在所述盖板的两侧,并使所述电极端子布置两连接槽之间。
根据本发明,所述连接槽可彼此相对于所述电极端子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3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