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S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1050.8 | 申请日: | 200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2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婷;曾云宝;张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6 | 分类号: | H04W36/06;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s 切换 方法 系统 装置 | ||
1.一种MS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多跳中继基站MR-BS接收RS发送的切换辅助信息,所述切换辅助信息包括MS的质量信息UL PHY;
所述服务MR-BS根据所述切换辅助信息判决是否向移动台MS推荐所述RS作为目标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MS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MR-BS接收RS上报发送的切换辅助信息具体为:
所述RS在与MS执行关联期间或者关联成功后,主动向所述服务MR-BS上报切换辅助信息,所述切换辅助信息为所述MS的关联相关信息和/或干扰检测结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MS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MR-BS接收RS发送的切换辅助信息具体为:
所述服务MR-BS在所述RS与MS执行关联期间或者关联成功后,向所述RS请求所述MS的切换辅助信息;
所述RS接收所述服务MR-BS的请求后将所述切换辅助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MR-BS。
4.如权利要求3所述MS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辅助信息为所述MS关联相关信息、所述RS对从属MS的服务信息、干扰检测结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切换方法还包括:所述RS判定成功接收到MS的初始测距码后或者接收到来自所述MS的携带MS MAC地址的RNG-REQ消息后,触发所述RS发送切换辅助信息。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MS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MR-BS指示所述RS对所述MS进行干扰检测,并指示所述RS上报干扰检测结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MS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MR-BS接收RS发送的切换辅助信息具体为:
所述服务MR-BS触发MS切换判决后,向所述RS请求所述MS的切换辅助信息;
所述RS在接收到所述服务MR-BS的请求后,向所述服务MR-BS响应所述MS的切换辅助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MS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辅助信息为所述RS对所述RS是否适合做为所述MS目标站的判断结果,
所述服务MR-BS接收RS发送的切换辅助信息具体为:
所述服务MR-BS向所述RS发送所述MS与所述RS的服务信息;
所述RS根据所述服务MR-BS发送的服务信息判断所述RS是否适合做为所述MS目标站,并将判断结果返回给所述服务MR-BS。
8.如权利要求1所述MS的切换方法,当MS的服务站是RS时,且所述服务MR-BS根据所述切换辅助信息判决是否向移动台MS推荐所述RS作为目标站前,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MR-BS接收到所述MS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服务MR-BS指示所述MS的服务RS上报所述MS的服务RS与所述MS之间的信道质量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MS的切换方法,当MS的服务站是RS时,且所述服务MR-BS根据所述切换辅助信息判决是否向移动台MS推荐所述RS作为目标站前,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MR-BS判定所述MS通过扫描报告消息上报的DL链路质量满足低于门限值,所述服务MR-BS指示所述MS的服务RS上报所述MS的服务RS与所述MS之间的信道质量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MS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MR-BS为所述MS的邻居MR-BS,
所述服务MR-BS与MS当前的服务MR-BS通过骨干网进行通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MS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MR-BS与MS当前的服务MR-BS通过骨干网进行通信具体为:
所述服务MR-BS将接收到的切换辅助信息发送给所述MS当前的服务MR-BS;或者,
所述服务MR-BS根据所述切换辅助信息判断所述RS是否适合做为所述MS的目标站,并将判断结果返回给所述MS当前的服务MR-BS。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MS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MR-BS接收RS发送的切换辅助信息具体为:
所述RS在与MS执行关联期间或者关联成功后,主动向所述服务MR-BS上报切换辅助信息,所述切换辅助信息为所述MS的关联相关信息和/或干扰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10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