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鱼雷罐下料及组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8661.7 | 申请日: | 200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6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姜淑华;梁冰;苗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金属结构厂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9/16;B23K9/095;B23K9/235;B23K37/04;B21D37/10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孔金满;林治锦 |
地址: | 114225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鱼雷 料及 方法 | ||
1.一种大型鱼雷罐下料及组焊方法,包括运用计算机计算罐体、罐口的下料,数控自动切割机进行切割,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罐体、罐口的下料与成型
在进行所述的运用计算机计算罐体、罐口的下料,数控自动切割机进行切割的同时,利用精心设计的胎具,完成罐口的热压成型,对热压成型的罐口进行检测,
2)通过运用可行的胎具、卡具,保证大型筒体与耳轴的装配精度,可行的胎具、卡具是:罐口压型胎具,保证两侧耳轴同轴度的装卡胎具,耳轴与筒体总装时筒体的横卧装配的调整胎具,依次用这3套胎装配大型筒体与耳轴,
3)制定鱼雷罐焊接工艺
a)分析所使用钢材可焊性,选择预热温度200-250℃,焊后缓冷并立即作消除应力处理,
b)选择焊接材料及工艺参数
根据可焊性分析、母材情况和鱼雷罐的使用情况,选择低氢型碱性焊条进行定位焊,选择焊接变形小,线能量小并能连续焊接的混合气体保护焊,采用窄道多层焊,
c)焊接筒体与耳轴
焊前首先用磨光机将坡口及焊接区域打磨清理干净,对接后采用手工电弧焊定位焊,磁粉检查坡口表面无缺陷为合格,
将钢板和耳轴焊接区域均匀预热到200℃-250℃,
定位焊前将低氢型碱性焊条在350℃烘干两小时,选择电流150-160A,对称定位焊接牢固,边焊边用风锤锤击方法消除层间应力,
待坡口焊至2/3深时,将罐体在转胎上转动,碳弧气刨清内侧焊根,砂轮打磨,PT检查合格后对称施焊,直至焊满,
焊后用煤气继续加热缓冷,用石棉被保温,进行去氢处理,
对焊缝进行级超声波探伤检验,T字接头部位进行RT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鱼雷罐下料及组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大型筒体与耳轴的精度要求为:大型筒体的同轴度为2mm,耳轴轴心与筒体中心偏心70mm±1.5mm,且主动端耳轴和从动端耳轴的同轴度不大于3mm,装配大型筒体与耳轴的步骤为:在没有装配筒体时,先将两侧耳轴固定在支撑胎具上,留出40mm的调整量,通过检测工具检测两侧耳轴的同轴度合格,才能保证最终的检测合格,将筒体吊放到转胎上,设计支撑胎具低于转胎的轮面,待筒体放稳后,用千斤顶调整支撑胎具,使筒体与耳轴对接间隙尺寸达到工艺要求,耳轴的同轴度为小于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鱼雷罐下料及组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使用的钢材为16MnR、35CrMo时,所述的焊接材料为:J507低氢型碱性焊条作为定位焊,焊接变形小,线能量小并能连续焊接的95%Ar+5%CO2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体,用ER50-6,Φ1.2mm焊丝作为焊接填充材料,焊接工艺参数为:平焊:电压=25-32V,电流=220-280A,焊速S=280-350mm/min,摆宽20mm,立焊:电压=21-26V,电流=160-220A,焊速S=60-200mm/min,摆宽15-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鱼雷罐下料及组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与耳轴的焊接步骤中增加一500mm±10mm长的过渡段,首先将过渡段与耳轴焊接,探伤检查合格后,再与罐体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鱼雷罐下料及组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焊用的J507焊条在350℃烘干两小时后,装入保温焊条筒,进行定位焊时,随用随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鱼雷罐下料及组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口压型胎具由格栅型上胎具和格栅型下胎具所组成,压制罐口的钢板夹在此格栅型上胎具和格栅型下胎具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鱼雷罐下料及组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轴与筒体总装时筒体的调整胎具由弓形上套和V型卡座所组成,待装配的耳轴夹在此弓形上套和V型卡座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金属结构厂,未经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金属结构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86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刀风机精密检测监控系统
- 下一篇:多核处理器共享代码段补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