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临界染色罐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6656.2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8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伟;程学忠;姚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14 | 分类号: | D06B23/14;D06P1/9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0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染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染色罐,属纺织印染设备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染色行业除了消耗大量水资源,而且其产生的大量废水,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的健康生存。超临界染色处理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节约水资源。该技术以CO2为介质循环使用,没有“三废”产生。近几年已有超临界技术应用于染色领域的文献报道,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310121145.9,200510047767.0等,其主要结构包括准备装置、染色罐、回收装置等,是把二氧化碳气体加热加压到超临界流体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二氧化碳对染料有一定溶解能力,可以代替水作为染色介质对纺织纤维进行染色,染色完成后剩余染料和二氧化碳均可回收并循环使用。实现所谓的无水染色,是染色领域的革命。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200510136782.2所涉及的是在染色罐内设置立柱或者内筒,存在的主要缺点是:由于罐内用于堆置纱线或织物的立柱或者内筒是固定的,被染色的材料也是被固定的和静态的,这样容易造成整卷堆置材料内部和外部的染色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染色效果更好的超临界染色罐。
本发明为超临界染色罐,包括带盖子的罐体,其特征在于罐体内并列设有两个带卷辊的传动轴,罐体外与两个传动轴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两个电机,电机与传动轴之间通过分别置于罐体内外两侧的永磁体和磁力耦合器实现无连接电磁传动。
所述罐体的内壁上还可设有与传动轴配套的轴衬,可对传动轴进行简便拆卸和安装。
所述的罐体上还可设有与传动轴相连的计量装置,可控制传动轴,使传动轴所运转的长度可以通过计量装置预先设定。
所述罐体的上下两壁上还可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
所述的盖子与罐体之间还可设有密封垫圈。
所述永磁体的顶部与罐体内壁之间还可设有带滚珠的珠槽,可使永磁体随着外部磁力耦合器的转动在滚珠上滑动,以便降低摩擦。所述滚珠的材料可为聚四氟乙烯。
本发明通过在罐体内设置两个可以正反转动的卷辊,可使织物或纱线卷绕在卷辊上并运转,从而使织物或纱线在超临界状态下的染色罐内能够卷绕运转,并在两个卷辊之间充分展开,均匀地与染料接触,使染色后的整卷织物或纱线得色程度一致。同时电机与传动轴之间通过磁力耦合器和永磁体实现无连接电磁传动,避免了由于罐体内外传动轴的连接而使染色罐内压力的泄漏,保证染色罐超临界状态的稳定性。另外,运转的数量可以计量控制,有效提高了染色罐的染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A-A面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B-B面结构剖视图。
图中,1为罐体,2为传动轴,3为卷辊,4为电机,5为进气孔,6为盖子,7为密封垫圈,8为轴衬,9为计量装置,10为磁力耦合器,11为永磁体,12为滚珠,13为珠槽,14为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由带盖子6的罐体1,并列设置于罐体1内两个带卷辊3的传动轴2,分别置于罐体1外与两个传动轴2对应位置的两个电机4,分别置于罐体1内外两侧的永磁体11和磁力耦合器10,置于罐体1内壁上与传动轴2配套的轴衬8,置于罐体1上与传动轴2相连的计量装置9,置于罐体1上下两壁上的进气孔5和出气孔14,置于盖子6与罐体1之间的密封垫圈7,置于永磁体11顶部与罐体1内壁之间带滚珠12的珠槽13等构成。
两根传动轴2都能主动和被动。当其中的一根是主动时,另外一根是被动的。当织物运行到预设长度时,通过电机的作用自动反转,即被动辊变为主动辊,主动辊则变为被动辊。
传动轴2的运行有计量装置9控制,所运转的长度可以通过计量装置9预先设定。
两根传动轴2的一端或两端通过外部电机4来实现传动,此传动为无连接电磁传动。外部电机4和内部的传动轴2被中间的罐体1隔离。扭矩输送是由染色罐外部的电机4输送给磁力耦合器10,磁力耦合器10输送给染色罐内部的永磁体11,永磁体11输送到传动轴2。利用磁力耦合原理,罐体1外部的电机4由磁力耦合器10通过电磁感应控制罐体1内部的永磁体11,完成罐体1外部的电机4和罐体1内部传动轴2之间的扭矩传输。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织物和纱线的纤维,可以是合成纤维、天然纤维、混纺纤维的织物或者纱线。
本实施例的染色程序,是指超临界染色罐内动态染色的程序。
实施例1,织物染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未经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6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进行用户面加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蜂窝系统的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