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电浮簰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6104.1 | 申请日: | 200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金伦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钟廷良 |
地址: | 315327浙江省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电浮簰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海洋风电领域,是一种关于三叶风力机群的大浮簰的风电浮簰结构。
近年来先进国家出于不断提高风能效率,降低风电成本,把风轮直径大到超过Φ120m,并且为了与环境友好,捕捉更多的风能,向海洋进军。
想植根于浮簰、且高度一两百米的大风轮,想稳住它的巨大掀翻力矩,或者海啸、狂风巨浪会折断过长的浮簰纵管等等都是现实问题,本方案想针对这些兹述于下:
图1椭圆截面(长轴在铅锤方向)的纵管A和A1,上、下纵梁B和B1;纵管不齐头(管尖不在同一层面)的布局;张拉式的空间结构,增强抵抗波浪的抬升作用和抵御灾害的抗震抗弯耐力。AS是水面线,W是风向。
纵梁B上横架横梁(图示三根)C,上设风力机的塔架根基E1,通过数根平行的纵梁B和数根横梁C、H与E1构成鸟瞰成井字形的大基础;纵管A和A1组合后的跨度≈380m,不能抵御风力机运转时的倾覆力矩,用长臂G的梢端搁在减震、传感器J(示意符号)上,以长力臂维护平衡倾覆力矩。风速很大时由压力传感器J通过计算机指令竖管D3排出定量的下纵管A3中的水密封舱中的水—适当上浮—增加抬升长力臂G的力。
纵管A和A1组合总跨度380m的数值,出于安全、修理、陆上运输等目的,是用两段组合的。双合并管D1和D2水下段由潜水员卸下螺栓,其余如水上的T形头上的用螺栓与纵梁B紧固的,很方便卸下,所以,这部分从双合并管D1开始往上到T,往左直到T1的A和A1纵管连它的张拉结构件整个部件拆下(与它左右两侧的其它纵管间的张线较少,可用快卸搭扣卸下即行);此时T形头上面的纵梁B仍在原位置,它由H横梁搁住和伞行张线K挂住(H横梁搁在其他左右两侧的多根纵梁B上)。
同样,竖管D2的右侧的A和A1及B1纵梁,张拉结构也可卸下;风力机座E1很大,又搁在三根C横梁和数根平行纵梁B上,所以无妨。
不论哪一部位的纵管A和A1出现要修都可卸下,一般不碍风力机正常运转。风力机群的浮簰可以自行起吊或用气囊提升到水面上检修。
所有纵管都由长度12.5m的各自单独密封的多节管段组合成的,每节浮管段的竖管D内都设有安全信息自动鉴视通往水上面的计算机集中控制,可知道哪一节浮管段有否泄漏或最底层的A管内的压水舱内的储水量的控制。
风电浮簰只有集合成很大的风力机群时才可安全使用,单台大风力机就不适合浮在海洋上风力发电。
图2是组合成纵管A的、单级浮管的三视图主视图的左右两端结构完全一样;左视图可知它是椭圆截面;顶视图中的放大见图3;左右两个Aa表示互相对接的两节浮管,Ab是左右两片同一制品的椭圆橡胶垫片,背对背叠合,用环形周围的多孔螺栓孔、螺栓定位;Ab的一个平面上有椭圆环形的楔形凸起,正好楔入Aa的端面相匹配的凹槽中,受螺栓紧固力时,会自动楔紧、密封作用。AC的螺杆头构成L形的弯头,钩住Aa的内孔口沿,不使它旋转,D是表示竖管的端面。
Aa材质据上海科技报(2007.9.12)题为《为汽车铸造高强度材料》一文,即低温高抗冲改性聚丙烯;经过略加改装的大型滚塑设备滚塑而成。
优点:①椭圆截面的上下层不齐头的纵管A和A1,再加上、下纵梁B和B1及横梁C等空间立体张拉结构,形成很大的截面惯性矩、减小了细长比;②用长臂G的大力臂抬住、抵抗和平衡风力机的巨大倾覆力矩;③用比较短的纵管A和A1分段组合,以及后挂接浮簰A3,用绞链F的结构(绞链比索好,不会引起前后纵管间互相碰撞),使浮簰能“自行平衡”和易于在使用海域“自行”修换各节浮管。
附图说明:
图1是风电浮簰结构侧面图。
图2是单节浮管的三视机械图。
图3是图2中的顶视图的局部放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金伦,未经黄金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6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