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影单元及采用其的成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4227.1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5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吉永洋;吉井孝之;神谷公二;江原正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3G15/20 | 分类号: | G03G15/20;G03G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冉;杨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影 单元 采用 成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方面一般涉及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多功能机,尤其涉及具有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等的定影装置中,通过使定影件例如定影辊、定影带和耐热膜抵靠加压件例如加压辊、加压带和耐热膜而形成夹挤区部分(nip portion)。
记录介质被输送至夹挤区部分以对该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此定影装置近来被广泛地采用。
在此定影装置中,已知调色剂静电附着在定影件的表面上。此现象是所谓的静电转移(electrostatic offset)。
静电转移是定影处理前记录介质上承载的调色剂或调色剂图像被静电吸附到定影件表面的状态。
调色剂或调色剂图像的吸附程度主要取决于定影件的表面特性。
当产生静电转移时,附着于定影件上的调色剂图像可在该定影件转动一次后再次转印(retransferred)到记录介质上。结果,形成余像(residual image)。
另外,附着于定影件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可在每当该定影件转动时定影到该定影件上。结果,每当定影件转动时,就发生定影故障。
上述问题已成为采用无油调色剂的成像装置的本质问题,近来对无油调色剂的需求已增大。
换句话说,在采用无油调色剂的成像装置或定影装置中,不需要在定影件的表面上施加释放剂。结果,易于发生静电转移。
根据一种现有技术,为了通过以最少量的释放剂确保释放性来抑制发生静电转移,窄槽平行于纸张传送方向设在定影件例如定影带内。
在一种现有技术中,为抑制图像的光泽不均匀性,限定定影件的表面层的材料和厚度。定影件的表面硬度(Rz)被形成为不大于1μm,且使表面光洁度最优化。
在一种现有技术中,为防止污染定影件,提供使调色剂内包括的无机颗粒的润湿性最优化的方法。
在一种现有技术中,为提高定影件表面上的调色剂的释放性,一种相对于释放剂具有亲和性的填充剂包括在该定影件表面的氟乙烯树脂内。
在一种现有技术中,为提高定影件表面上的调色剂的释放性,细凸起经由溅射蚀刻形成在定影件的氟化聚合物表面上。
另外,根据一种现有技术,为防止污染定影件,提出了使氟化聚合物表面层的表面张力(利用在日本工业标准K6768中公开的方法测量)在25至50 dyne/cm的范围内的方法。
然而,以上述现有技术中,难以利用较简单的构造抑制静电转移。当采用无油调色剂时,静电转移已变成本质问题。
具体地,当在定影件内提供小槽时,该定影件的制造变得耗时且代价高。
当作为释放剂的硅油被施加在定影件的表面上时,实现理想的润滑性。由此,防止光泽不均匀性。
另一方面,当采用无油调色剂时,不在定影件的表面层上施加释放剂。结果,效果不充分。
另外,即便使定影件的表面硬度(Rz)最优化,也不能完全抑制静电转移。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即便限定调色剂内的无机颗粒的润湿性,也不能应用于所有类型的调色剂。因此,不能相对于所有装置确保理想的释放性和耐久性。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利用作为释放剂且施加到定影件表面层上的硅油来实现理想的润湿性。由此,可提高定影件的调色剂的释放性。
然而,当采用无油调色剂时,定影件的表面层上不施加释放剂。结果,不能获得充分的效果。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调色剂可附着于形成在定影件上的细凸起上。
另外,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利用作为释放剂且施加到定影件表面层上的硅油来实现理想的润湿性,以防止污染定影件。
然而,当采用无油调色剂时,定影件的表面层上不施加释放剂。结果,不能获得充分的效果。
发明内容
考虑到前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定影单元的成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把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单元。此定影单元包括被构造成加热和熔融调色剂的定影件。该定影件具有与调色剂图像接触且当利用在JIS K6768中公开的方法测量时润湿性不大于38mN/m的表面。
在实施例中,定影件是定影辊、定影带或耐热膜。
在实施例中,定影单元还包括构造成与定影件接触以形成夹挤区(nip)的加压件。该加压件具有与定影件接触且当利用在JIS K6768中公开的方法测量时润湿性不大于38mN/m的表面。
在实施例中,加压件是加压辊、加压带或耐热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42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
- 下一篇:具有能够可靠地传递操作力的杆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