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轨、设备安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3016.6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6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君;陈宇;王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7/00 | 分类号: | F16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310053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轨 设备 安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轨、设备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推动了控制系统与控制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决各种电气控制设备(如接触器、接触端子、控制模块)的安装问题,各种基于德国标准(DIN标准)的形状和规格不同的导轨大量被使用,在导轨上进行设备安装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导轨已经成为控制系统组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导轨上进行设备安装的实际应用中,简单进行设备安装、设备维护方便等是用户的最基本要求,为了实现用户这些最基本的要求,需要使安装在导轨上的各个控制设备在功能和结构上都相互独立。而为了实现导轨上安装的各个控制设备在功能和结构上相互独立,关键是要解决在导轨上的各个控制设备的电气连接和设备固定问题,从而使各个控制设备在功能和结构上都相互独立,达到功能化、模块化、标准化的要求。
但是,目前的导轨是为了实现各种控制设备在导轨长度方向上进行移动而设计,并没有相应的结构阻止控制设备在导轨长度方向上的移动,无法实现对其上的各种控制设备进行固定,于是安装在导轨上的设备稳固性较差,严重影响到设备在导轨上安全、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轨、设备安装系统,可以简单、方便地对导轨上的安装设备进行固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轨,包含有底板,还包括位于导轨的底板上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的外侧具有侧翼,所述侧翼上具有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还具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第一支撑架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撑架在朝向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具有安装平面板,所述卡槽的上端与侧翼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卡槽的下端与安装平面板位于同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卡槽为开口窄、底部宽的凹口。
优选地,在底板上还具有葫芦形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底板在朝向安装面的一面还具有两条平行的支撑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安装系统,包括导轨和安装设备,所述导轨包含有底板,在导轨的底板上具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的外侧具有侧翼,所述侧翼上具有定位槽,安装设备的底部上具有与定位槽对应匹配的定位块。
优选地,所述安装设备的底部还具有卡钩,所述卡钩与定位块对应设置于安装设备底部的两端,且两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卡钩与第一支撑架或第三支撑架上的侧翼相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还具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第一支撑架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撑架在朝向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具有安装平面板,所述卡槽的上端与侧翼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卡槽的下端与安装平面板位于同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卡槽为开口窄、底部宽的凹口。
优选地,导轨上还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嵌在卡槽内,另一端与安装平面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插座,所述安装设备的底部设置有插针,所述插针与所述插座对应设置。
优选地,导轨的第二支撑架在朝向第三支撑架的一侧具有中间平面板,安装设备的底部上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与中间平面板对应设置,当安装设备安装于导轨上时,弹性元件与中间平面板相接触。
优选地,在导轨的底板上还具有葫芦形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导轨的底板朝向安装面的一侧具有两条平行的支撑板,所述两条支撑板对应设置于底板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导轨第一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的侧翼设置定位槽,可以对导轨上的设备进行固定,使设备在导轨上进行安装后具有很好的稳固性,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导轨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导轨的正面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导轨的右视放大图;
图4是图3中所标I1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所标I2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导轨安装有电路板时的结构图;
图7为在本发明提供的导轨安装有电路板时,在导轨上进行设备安装的装配图一;
图8为外接设备在本发明提供的导轨安装时的装配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3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