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2001.8 | 申请日: | 200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4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井口义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HOYA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成形 制造 方法 装置 光学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在高生产率的基础上批量生产玻璃成形体的玻璃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以及由利用该方法、装置得到的玻璃成形体制造光学元件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非球面透镜和小型透镜的普及,精密模压成形的玻璃制的光学元件的需求量增多。在精密模压成形中,通过制造出被称为预成形件的玻璃成形体,将其加热、软化并进行模压成形,而精密地转印模压成形模具的成形面的形状,在无需研磨的情况下形成光学功能面。由此,可以在高生产率的基础上批量生产研磨加工困难的光学元件。
为了有效地利用精密模压成形的批量生产率,期望作为模压材料的预成形件也可以在良好的生产率的基础上批量生产。因此,被称为在无需研磨的情况下从熔融玻璃成形为精密模压成形用的预成形件的热压成形法的技术受到关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2003-95670
然而,在热压成形法中,从由玻璃流出管道的喷嘴尖端流出的熔融玻璃分离一个预成形件的量的熔融玻璃块,在多个成形模具中接住各熔融玻璃块,在冷却、固化玻璃的过程中,依次成形为预成形件。当如此地成形预成形件时,一般地使用多个成形模具批量生产出数千个以上的相当数量的预成形件。因此,必须在成形结束的时刻从成形模具中取出预成形件,以备下次成形之用,但是,当对成形后的预成形件进行急冷时,会由于被称为裂纹、裂缝(カン、割れ)的现象而产生破损,因此需要以不破损的速度对预成形件进行缓冷(退火)。
这里,在专利文献1中,在一块由耐热性金属构成的缓冷板内,依次排列从成形模具中取出的预成形件,控制缓冷板的温度,使得以成形的顺序慢慢地降低预成形件的温度。此时,需要将缓冷板加热到从成形模具取出的预成形件不会由于裂纹、裂缝而产生破损的温度,但是,这样一来,由于由耐热性金属构成的缓冷板的热传导性高,致使整个缓冷板的温度变高,从而无法从缓冷板整体的温度降低预成形件的温度。
因此,需要将超过100℃的高温预成形件从缓冷板转移到另一个耐热托盘上,预成形件的温度降低到100℃以下的温度后,再转移到合成树脂制的搬出容器内的繁琐的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在高生产率的基础上批量生产玻璃成形体的玻璃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和适用于该制造方法的玻璃制造装置以及由利用所述方法和装置得到的玻璃成形体制造光学元件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玻璃成形体的制造方法为下述的方法,即,一种玻璃成形体的制造方法,通过连续成形处于熔融状态或软化状态的玻璃来批量生产玻璃成形体,依次将成形后的玻璃成形体运送到具有互相绝热的多个区域的退火线上,同时对每个所述区域进行退火工序,所述退火工序对运送到所述退火线上的玻璃成形体中处于相同区域的玻璃成形体成批地进行退火。
根据作为上述方法的本发明的玻璃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可以缩短退火需要的时间,从而在高生产率的基础上批量生产玻璃成形体。
另外,本发明的玻璃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可以为下述方法,即,使熔融玻璃从喷嘴尖端流出,对从所述熔融玻璃分离出的熔融玻璃块进行成形,成为玻璃成形体。
如果为上述方法,则可以通过从熔融玻璃依次分离熔融玻璃块,并将其供成形之用,来高效率地批量生产相当数量的玻璃成形体。
另外,本发明的玻璃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可以为下述方法,即:将所述熔融玻璃块接在成形模具内,同时以通过喷出气体使其在浮起于成形模具之上的状态下成形为精密模压成形用预成形件。
如果为上述方法,则可以防止预成形件的表面产生褶皱或产生被称为裂纹、裂缝等的玻璃冷却过程中的破损。
另外,本发明的玻璃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可以为下述方法,即,具有将降低至规定温度的玻璃成形体从退火线上取出,并储存在合成树脂制的搬出容器内的工序,所述温度为所述搬出容器的耐热温度的上限以下。
如果为上述方法,则可以有效地避免搬出容器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OYA株式会社,未经HOYA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20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延时空气过滤消声器
- 下一篇:出租车车载视频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