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取随路信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1566.4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7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洪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7/00 | 分类号: | H04M7/00;H04L12/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尚志峰;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取 信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软交换网络中MGC(媒体网关控制器,Media Gateway Controller)控制MG(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收取随路MFC(多频互控记发器信号,Multi-Frequency Compelled Signalling)信号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系统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目益广泛的应用,通讯技术本身也在快速发展之中,软交换技术是目前固定、移动通信网络普遍采用的语音通信解决方案,软交换技术的主要特征是承载与控制分离,MGC通过由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定义的网关控制协议(H.248)实现对MG的控制,完成话路媒体通道的建立和交换。
在现实的通信网络中,软交换设备不可避免的要与现网中传统的随路信令设备进行互通,目前ITU-T已经为H.248协议定义了多个随路信令包以支持这种互通需求,如H.248.25、H.248.28和H.248.29等协议。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软交换设备与传统随路信令设备互通的示意图。其中软交换设备包括媒体网关控制器及媒体网关两个功能实体,媒体网关控制器与媒体网关之间通过H.248协议实现互通,H.248协议通过定义的随路信令包可支持传送随路相关信号,媒体网关上具有收发随路信令的相关设备,可与传统随路信令设备实现随路信令的互通。
基于随路MFC信号在局间逐位互控传送的特性,H.248协议描述了一种overlap(重合工作)信号方式,用于MGC控制MG收发MFC信号。
依据overlap信号方式的描述,入局接续中MGC通过下发地址请求序列控制MG收取地址信号,即MGC在地址请求序列中确定了入局收取的每位信号的类别及收取的顺序,MG依据这些需收取信号的类别和顺序信息收取随路MFC信号。现有技术中,软交换设备使用overlap信号方式与传统随路信令设备互通的示例参考流程,如图2所示,其中媒体网关控制器及媒体网关构成软交换设备,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呼叫开始后,MGC请求MG收取随路地址信号,携带的地址请求序列为:先收取2位被叫号码,然后收取主叫用户类别;
步骤S202,MG收到对端随路信令设备主动发出的首位被叫号码;
步骤S203,MG请求对端随路信令设备发送下一位被叫号码;
步骤S204,MG收到对端随路信令设备发出的下一位被叫号码;
步骤S205,MG收全MGC下发请求序列中的第一部份2位被叫号码,上报MGC;
步骤S206,MG继续向对端随路信令设备请求MGC下发请求序列中的主叫用户类别;
步骤S207,MG收到对端随路信令设备发出的主叫用户类别;
步骤S208,MG已收取MGC下发请求序列中的第二部份主叫用户类别,上报MGC。
H.248协议在H.248.29中,通过定义随路信令包icasc(ID:Ox007d)addr事件(ID:Ox0001)的相关描述参数把随路MFC信号归纳为以下几类:
di——被叫用户号码;
si——主叫用户号码;
sc1——主叫用户类别1;
sc2——主叫用户类别2;
es——回声抑制信号;
cc——国家代码;
disc——鉴别标志位;
noc——电路类别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15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