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适的非接触式触摸板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9246.5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2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简顺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适 接触 触摸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触摸板检测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可调适的非接触式触摸板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触摸板被广泛应用在例如可携式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可携式个人移动电话的输入功能、各式信息家电设备、公共信息系统设备、办公室自动化设置等。
参阅图1所示,现有的触摸板100包括有一玻璃基板11(Glass Substrate),在其表面涂布有一层透明导电层111(例如氧化铟锡ITO导电层),玻璃基板11与透明导电层111组成一导电玻璃。导电玻璃上设有一薄膜12,该薄膜12的底面也涂布有一透明导电层121,其相对应于玻璃基板11的透明导电层111。在玻璃基板11的透明导电层111与薄膜12的透明导电层121之间具有复数个绝缘隔点13,用以隔开该透明导电层111与透明导电层121。通常在该薄膜12的表面还设有一保护层14。
玻璃基板11的透明导电层111与薄膜12的透明导电层121分别延伸连接有信号接点112、122,以供一信号传输线15连接,以将该触摸板100受触压操作时所产生的触压信号传送出。
在制作该触摸板100时,其制程主要是在一玻璃基板上经过涂布防蚀印刷、蚀刻剥膜、绝缘隔点印刷、银线印刷、绝缘层印刷、框胶印刷等制程,以制备完成一导电玻璃。而在导电薄膜方面也以类似的制程予以完成。然后再将该导电玻璃及导电薄膜予在经过上下迭置组合、切割、压合扁平电缆后,而完成触摸板的制备。
在完成该触摸板之后,都会经过线性测试的步骤,以验证该触摸板是否符合预定的电气特性及质量要求。线性测试属于电气特性测试的一重要测试项目。
在传统的线性测试方法中(参阅图2所示),一般都是采用实际触压检测的方法,其在触摸板100上配置一触压笔2,并使该触压笔2实际触压于该触摸板100的表面。而在信号的连接方面,是将信号传输线15连接至一控制装置3,该控制装置3中建置有默认的信号读取及分析程序,可通过信号传输线15读取该触摸板100的信号,并将该读取的信号予以分析处理后,显示于该控制装置3的显示设备4上。在进行测试时,是以触压笔2在触摸板100上依预定的X轴向及Y轴向检测路径L触压、划线、位移,使触摸板100因受压触而使触摸板100中玻璃基板11的透明导电层111与薄膜12的透明导电层121两者形成接触产生触压信号,此触压信号经信号传输线15传送至控制装置3后,由该控制装置3读取及分析处理后,即可在该控制装置3的显示设备4上显示检测轨迹L’,可供据以判断是否符合线性测试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实行现有触压笔来进行检测触摸板的技术中,是以直接触压触摸板表面的方式来进行测试,触压笔本身会对待测触摸板造成很大的变量。例如,触压笔触压的压力大小、划设位移控制,须由特定的治具或控制设备予以达成,如果设计不当,触压笔的笔尖或触摸板本身的表面不平整,都会对触摸板的表面造成刮伤、刮痕或损害。即使是轻微的刮伤或刮痕,在日后产品销售至市面时,也会被购买者认为是不良品。如果在进行测试时,该触摸板的表面沾附有微粒杂质,则触压笔通过该微粒杂质触压至触摸板的表面时,也会伤及该触摸板的表面。
再者,触摸板的整个质量验证要求中,除了需验证触摸板是否符合了线性要求之外,对于触摸板的其它电性特性的验证也极为重要,例如触摸板的不同触压压力与产生的触压信号间的关系,在判断触摸板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时,也为一重要指标。然而,在现有的检测方法中,仅能针对触摸板的线性特性予以验证。
缘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可调适性的触摸板检测方法,通过可调适的条件测试来进行触摸板的检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可调节气流来进行触摸板的非接触式检测,该可调节气流对触摸板所施予的测试条件,可由触摸板所产生的触压信号予以反应。故测试者可由该触压信号的状况而得知触摸板是否符合预定的特性要求。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9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于软件环境的技术建议
- 下一篇: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崩溃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