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路器极柱、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7387.3 | 申请日: | 200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0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水胜;胡文波;王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02 | 分类号: | H01H33/02;H01H33/66;H01H33/662;H01H33/664;H01H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6000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的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体绝缘开关柜上使用的断路器极柱、其制造方法的设计和制造。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断路器形式多样,结构及安装方式也各有不同,这些断路器,其每一相独立成型称为断路器极柱。使用时,把三相的极柱安装在固定柜架上,真空灭弧室的动端与操作机构连接,极柱上下接线端子与进线、出线母排连接,当线路发生短路或过流时,对变压器等部件进行保护。但目前市场上供应的断路器极柱,从结构设计、绝缘性能、相间隔离都不够理想,这直接影响断路器的运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路器极柱、其制造方法,以克服目前高压开关柜上使用的断路器极柱存在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极柱包括操作机构连接端1、极柱壳体2、铜端子4、负荷开关连接端5、灭弧室6、馈线连接端7、导电连接件9,该所述的操作机构连接端1周围还设置有屏蔽罩3,所述的灭弧室6的一端还设置有链条式导电环10;所述的灭弧室6一端与导电连接件9、链条导电环10、屏蔽罩3连接后,再与铜端子4、负荷开关连接端5连接,灭弧室6另一端与馈线连接端7连接;所述的负荷开关连接端5、馈线连接端7采用拔、插式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一种断路器极柱的制造方法是;先将灭弧室6一端与导电连接件9、链条导电环10、屏蔽罩3连接后,再与铜端子4、负荷开关连接端5连接,灭弧室6另一端与馈线连接端7连接,上述组件安装、连接完成后,将组件放置模具里,采用环氧树脂将其压注成为一个整体,待脱模后,在环氧树脂壳体2周围表面喷或涂上一层导电硅橡胶层11,硅橡胶层11完全硫化后其表面电阻值为5kΩ-20kΩ。
采用上述措施的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绝缘性能好、运行安全可靠、相间隔离、检修更换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1、附图2,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从附图1、附图2可看到本发明一种断路器极柱的外形壳体、操作机构连接端、负荷开关连接端和A-A剖视图的方向。
参考附图3,附图3是附图2的A-A剖视图,从附图3、可看到本发明一种断路器极柱的内部结构及其连接关系,本发明包括操作机构连接端1、极柱壳体2、铜端子4、负荷开关连接端5、灭弧室6、馈线连接端7、导电连接件9,在操作机构连接端1周围还设置有屏蔽罩3,屏蔽件3主要是对内部嵌件与外部壳体进行屏蔽,在灭弧室6的一端还设置有链条式导电环10;本发明结构连接关系是这样的:先将灭弧室6一端与导电连接件9、链条导电环10、屏蔽罩3连接后,再与铜端子4、负荷开关连接端5连接,灭弧室6另一端与馈线连接端7连接;所述的负荷开关连接端5、馈线连接端7采用拔插式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一种断路器极柱的制造方法是:先将灭弧室6一端与导电连接件9、链条式导电环10、屏蔽罩3连接后,再与铜端子4、负荷开关连接端5连接,灭弧室6另一端与馈线连接端7连接,上述组件安装、连接完成后,将组件放置模具里,采用环氧树脂将其压注成为一个整体,待脱模后,在环氧树脂壳体2周围表面喷或涂上一层导电硅橡胶层11,硅橡胶层11完全硫化后其表面电阻值为5kΩ-20kΩ即可。
本发明是一个单相断路器开关,使用时,把三个断路器开关通过安装嵌件8固定在开关柜上,将三相的断路器极柱连接操作机构连接端1通过相应的接杆与操作机构连接,从而完成对灭弧室分、合闸动作。极柱操作机构连接端1与操作机构连接,三相的极柱与负荷开关、馈线套管连接,装上操作机构后安装到开关柜内部,配上相应的二次线便构成了当线路发生短路或过负荷等故障时,保护变压器的断路器柜。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操作机构上的分闸线圈实现对断路器的自动分闸,而后通过联锁装置使负荷开关分闸。当故障排除后,通过手动操作,把负荷开关、断路器重新合上,给线路重新通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7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风管路软连接的空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混合动力行驶汽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