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头式电热封口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3890.1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2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人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人堂 |
主分类号: | B65B51/10 | 分类号: | B65B51/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式 电热 封口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封口机,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双头式的电热封口机。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公知的电热式封口机中,通常是将封口机的电热线与刀片整合为同一电热模块中,如此在对塑料袋的一端进行加热封装时,即可同时将相邻的一端以刀刃切除,以达到快速及便利的封口功效。又公知电热模块的电热线通常为单一电热线的单线式电热模块。因此,对于先前经由封口机所包装的物品,再重新取出使用时,则另需以剪刀将封口处剪开,于使用完毕后再进行封装。再者,有时需加强对塑料袋的封装强度或是所使用塑料袋较厚时,单线式的电热模块通常无法达成较佳的封口效果。因此,亟需一种双头式电热封口机以提供使用者于不同功能的需求时可置换不同模块组件,以改善上述公知的种种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头式电热封口机,以克服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双头式电热封口机,包括:
一底座,其包括有一卡合槽、一前插置槽、一中央扣合杆、一后插置槽及一第一置换组件,该前插置槽插设有二前接触片,该后插置槽插设有至少一后触片;
一电热模块,其包括一卡合件,该卡合件卡合于该卡合槽;
一压合盖,其包括一中央扣合件、一耐热绝缘体、及一第二置换组件;以及
一镂空支撑座体,其包括一上支撑座体、及一下支撑座体,该压合盖穿设于该上支撑座体上方,该底座与该电热模块分别穿设于该下支撑座体,通过该中央扣合件扣合于该中央扣合杆,使该压合盖可选择式的将该耐热绝缘体压合于该电热模块上方或是选择式的将该第二置换组件压合于该第一置换组件上方。
所述的双头式电热封口机,其中,该第一置换组件为一凸型垫片,且该第二置换组件为一刀片模块。
所述的双头式电热封口机,其中,该第一置换组件为另一电热模块,且该第二置换组件为另一耐热绝缘体。
所述的双头式电热封口机,其中,该电热模块还包括一下盖、二导电片、一弹簧、一凸型绝缘体、至少一电热线、及一上盖,该下盖凹设有二插置槽,该二导电片插设于该二插置槽并与该二前接触片电性连接,该弹簧设置于该下盖与该凸型绝缘体之间,该至少一电热线设置于该凸型绝缘体的上表面,该上盖穿设有一中空槽,该凸型绝缘体是穿设于该中空槽。
所述的双头式电热封口机,其中,该上支撑座体还包括有一上方前空心槽、一上方中央空心槽、及一上方后空心槽;该耐热绝缘体穿设于该上方前空心槽,该中央扣合件穿设于该上方中央空心槽、及该第二置换组件穿设于该上方后空心槽。
所述的双头式电热封口机,其中,该下支撑座体还包括有一下方前空心槽、一下方中央空心槽、及一下方后空心槽;该上盖穿设于该下方前空心槽,该中央扣合杆穿设于该下方中央空心槽、该第一置换组件穿设于该下方后空心槽。
所述的双头式电热封口机,其中,该耐热绝缘体的下表面包覆有一耐热绝缘覆盖片。
所述的双头式电热封口机,其中,该刀片模块还包括一第一组合件、一刀片、及一第二组合件,该刀片组设于该第一组合件与该第二组合件之间。
所述的双头式电热封口机,其中,该电热模块还包括一耐热绝缘覆盖片、及二电热线固定架,该耐热绝缘覆盖片覆盖于凸型绝缘体,该二电热线固定架用以固定该至少一电热线。
所述的双头式电热封口机,其中,该底座还包括一电池盖、一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设置于该底座上,盖合该底座。
所述的双头式电热封口机,其中,该镂空支撑座体为弹性橡胶材质。
由本发明的实施,使用者可依不同功能的需求置换第一置换组件、及第二置换组件为不同的模块组件。如此,本发明除了可方便地更换拆卸电热模块外,还可弹性地提供不同功能以达成使用者不同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电热模块发热部的细部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二线式电热模块发热部的细部分解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底座1
电池室10
卡合槽11
前插置槽12
中央扣合杆13
后插置槽14
第一置换组件15
前接触片16
后接触片17
电热模块2、6
电池盖20
下盖21
卡合件211
插置槽212
导电片22
弹簧24
凸型绝缘体25、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人堂,未经张人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3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扫瞄装置
- 下一篇: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