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蘑菇麦粒菌种添加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1204.7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7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华;王淼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7/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000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蘑菇 麦粒 菌种 添加剂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农业范畴中的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在蘑菇栽培过程中需要菌种,其菌种可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一般母种的培养基是用琼脂、马铃薯等制作而成;而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通常是用发酵稻草或小麦制作而成。以发酵稻草做培养基制作而成的蘑菇原种或栽培种称之为草基种;用小麦做培养基制作的蘑菇原种或栽培种称之为麦粒菌种。蘑菇麦粒菌种因其具有备料容易,可及时按计划生产,菌种发菌能力强,播种量少,操作简易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蘑菇麦粒菌种生产技术要求高,如果在制作过程中对其含水量或添加剂(人们常用的是碳酸钙或石膏粉)掌握不当,所生产的蘑菇麦粒菌种常常容易造成吐黄水或被腐烂性细菌、霉菌感染,以致菌种质量和成品率下降,生产成本增加等不良现象;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制作蘑菇麦粒菌种,其生产技术要求更高,如果麦粒浸水处理不当或添加剂用量掌握不准,以及高压灭菌时间控制不好等,都极易造成吐黄水,引起霉菌或被腐烂性细菌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则是更大的。因此需要研究更为科学的添加剂来解决这一制种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蘑菇麦粒菌种添加剂,通过多次试验,可以较大地克服碳酸钙或石膏粉等做为添加剂所存在的弊端。
三、发明内容:
用甘蔗渣、牛粪、石膏粉、过磷酸钙、尿素等,按一定比例组分搭配,然后经过特定的发酵技术加以发酵处理后,再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加工成0.6-1.0mm的粉末状的蘑菇麦粒菌种添加剂。这样经过发酵技术处理和粉碎加工而成蘑菇麦粒菌种添加剂,其优点是可以克服碳酸钙或石膏粉做为蘑菇麦粒菌种添加剂吸附水能力差、易粘结、不通气的弊病,将其用于生产蘑菇麦粒菌种(包括原种和栽培种),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生产蘑菇麦粒菌种时所造成吐黄水或被腐烂性细菌、霉菌感染,还可以降低菌种生产成本;而且菌种质量保持不变。其原理是人们通常用碳酸钙或石膏粉添加剂生产蘑菇麦粒菌种,但碳酸钙和石膏粉的吸附水的能力很差,小麦浸水时间长,吸附水多时,用碳酸钙或石膏粉做添加剂,无法吸附麦粒过剩的水。如果过多地添加碳酸钙或石膏粉,则在麦粒装瓶高压灭菌后容易发粘板结,不能通风透气,所以接种后菌丝生长不良或不能正常生长。牛粪粉也有用做生产蘑菇麦粒菌种的添加剂,但其制种污染率太高,成品率低。而本发明是在长期开展蘑菇麦粒菌种的添加剂的多种配方筛选试验中,总结选取出用牛粪、甘蔗渣经过特定的发酵技术加以发酵处理后,其吸附水和保水的能力很强,而且营养适当,粉碎加工后用以生产蘑菇麦粒菌种非常适宜,可以克服碳酸钙或石膏粉做为蘑菇麦粒菌种添加剂的弊病。本发明的主要创新点是把甘蔗渣的强吸附水的能力应用于蘑菇麦粒菌种生产,而甘蔗渣的养分不足则通过添加尿素、牛粪、石膏粉、过磷酸钙等,再经发酵技术处理解决。从而达到吸附水的能力、养分适中,符合蘑菇菌丝体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需求。
四、具体实施方式:
用甘蔗渣、牛粪、石膏粉、过磷酸钙、尿素等,按一定比例组分搭配,后经过特定的发酵技术加以发酵处理后,再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加工成0.6-1.0mm的粉末状的蘑菇麦粒菌种添加剂。然后将干小麦浸泡于10%的的石灰水中,用木棒将小麦搅拌翻动3次,上下麦粒吸水均匀。浸水22h,捞起用清水冲洗并沥干,按每100kg干小麦,添加10kg经按1∶1.2的比例加水调节湿度的本发明的添加剂,然后与浸泡的小麦混合拌匀后即可装瓶高压灭菌,高压以1.5kg/cm2保持2h,其他均与常规生产蘑菇麦粒菌种操作管理相同。应用本发明的添加剂生产蘑菇麦粒菌种,操作简单,成品率高,生产成本低,菌种质量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华;王淼,未经王玉华;王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12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级网管对告警进行处理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日化用品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