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窑、炉集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38542.5 | 申请日: | 2007-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承义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6015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集热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热能再利用,是节能减排降耗及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窑、炉作废气所排出的大量热能,它的浪费和污染是巨大的。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把废弃的热能经过本设备后,变成纯净的高温蒸气给予利用,本集热器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设备。
二、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工厂一里的大烟囱,它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这么高?从40米—80米不等。它的作用有三个①是抽风给窑或炉里提供充足的氧气,烟囱越高它的抽风量就越大。②是排烟,烟囱越高越大它的抽风量越大,对原料的燃烧越彻底,所排出的废气就越小。对环境的污染就越小。③是用来排热,烟囱越高越大它的抽风量越大对原料的燃烧速度越快,越彻底,对热能的利用率就越高。所以它排出的热能就越多。但一直以来,人们对它的害处,一直来未引起重视,总认为社会发展离不开烟囱,离不开能源。这是事实,但人类的病也是越来越复杂,它的原因是多种的,但我认为食物和环境是病引子。所以环境的保护,对生存空间的保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2007年国际会议上提出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得到了一致的通过。我国实施的节能降耗减排工程,均属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的具体行动。我于今年2月15日申请的集热消声器的专利申请已被国家专利局受理,很快会得到实施。
现在提出的窑、炉集热器也是为节能降耗,减排去动脑,去试验,去设计。为还给大自然的一个清新空间去努力。它是利用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工作原理,和锅炉的工作原理去购思而发明的。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制造一种窑、炉集热器,收集烧窑、炉工作时从烟囱里所排出的废热能。对它的回收可减少大量的热能对气候和环境的污染。因为原料在窑或炉里的燃烧所发的热量利用率在30%左右有70%的热能直接从烟囱里排出,白白地浪费。所谓的利用率也是一种烧成和炼成的过程,待温度降低后,它照样向空间排放,直到与自然温度平衡为止,所以原料热能的发出量就是向空间的排放量。我们所收集的热能是使它为人类第二次做工,经过它的第二次被利用,可减少热能向空间的排放,可减少二次燃烧所造成的污染。所以节能降耗减排均在这一利用中。所以对热能的第二次利用,是我们的长期思考和试验的课题。因每年全国全世界从烟囱里所排出的热能浪费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我国年产煤2亿多吨,还有油、汽、电等的产耗是巨大的,世界更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如能在煤气、油、电这些能源所放出的热能在第一次燃烧利用后再搞第二次利用达20%的话,每年减少的多余燃烧污染也是个巨大的数字。从油田汽井到千家万户的柴草枯杆空调和电等,还有人畜和动物体内向空间排放的热能。宇宙空间虽然是大,但科学测定平均每年气温提高1.3—2.1度,冰山溶化加剧,自然灾害严重,真是值得注意和改造的时候了。如不加重视和注意毁的是人类自己。窑、炉集热器的研发,是把从烟囱里排出的废热能,经过金属的传递,经水的集热,当温度超出100度后变成蒸气给予利用,或直接用开水用于生活消毒和其它工业加工等,该集热器因管道长,长的有的10多米。所以它的热能吸附率比一般的锅炉还要高得多。而它的热能不用成本的,所以对它的研发试验成功,解决了一直来对热能二次性利用的盲点,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不但解决了热能二次性利用,还可带动一批产业发展,而用这些热能的产业的竞争力是强有力的。因为它的能源是不用成本的,所以说用二次热能利用的企业的竞争力是最强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窑、炉集热器它由1外壳、2前封板、3后封板、4通风吸热管、5进水管、6进水控制开关、7蒸气管接头、8蒸气控制开关、9蒸气出管、10压力表、11温度计组成。集热器是一个压力容器,它是焊成一体的,前封板的集热管是与窑或炉的排气管,与前、后封板的连接处是焊成为一体,前、后封板与集热器的外壳是焊为一体。前段下方焊有进水管,后段顶上焊有排出蒸气管。已形成了一个集热器的整体结构,当窑、炉的排气口有热能输出时,热能把吸热管加热,这时如往集热器内加注水时,集热管把热能传递到水里,当水温超过100度时,便有蒸气排出。该集热器的2前封板和3后封板为蜂窝状,外体为方型或圆形。
下面再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附图2是图1的竖向剖视图。
附图3是附图2A—A剖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地连接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承义,未经黄承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8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