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轴电缆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8514.3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0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查尔斯·R·马尔斯特罗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科电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2 | 分类号: | H01R24/02;H01R13/648;H01R4/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冉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电缆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于和小直径同轴电缆一起使用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过去,用于将同轴电缆相互连接的连接器已经被提出。通常,同轴电缆具有由电缆绝缘材料包覆中心导体(一个或多个导电电线)形成的圆形几何形状。绝缘材料被用来作为地线的电缆编织层(一个或多个导电电线)包覆,电缆编织层被电缆外壳包覆。在大多数同轴电缆应用中,优选使在同轴电缆的相对两端上的源部件和目标电部件之间的阻抗匹配。因此,当同轴电缆段通过连接器组件相互连接时,优选的是阻抗通过相互连接仍保持匹配。
现在,同轴电缆被广泛使用。近期,射频(RF)同轴电缆在例如个人电脑以及无线网络应用中的需求增加了。另外,RF同轴电缆在汽车工业中的需求也有所增加,这部分是由于汽车中例如蜂窝式电话、GPS、卫星广播、蓝牙兼容系统等电气设备的增加。同轴电缆的广泛应用要求连接的同轴电缆在相互连接处的阻抗保持不变。
传统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包括带有绝缘子部件的可匹配的插头和插座外壳。绝缘子部件包括绝缘体、金属外屏蔽件以及中心触头。绝缘子部件接收和容纳同轴电缆端部,每个外屏蔽件在其三侧上将绝缘体封闭。屏蔽件的各部分穿透电缆外壳以便在中心触头与中心导体接合的同时与电缆编织层电连接。插头和插座外壳包括抓住和保持绝缘子部件的内部销,因此使得同轴电缆端部位于其中。在插头和插座外壳配对时,绝缘子部件接合,使得外部屏蔽件相互连接并且中心触头与在其间相互连接的绝缘体相互连接。
一些穿透电缆护外壳的屏蔽件由绝缘位移触头(IDC)制成,使得其终止于电缆编织层。IDC以这样一种方式穿透同轴电缆,即将编织线捕捉并将其楔入IDC中的槽中。然而,存在一个关于使用现有冲压工艺可以制得多小的IDC槽的实际限制。对于现有的一些更小的同轴电缆,编织线是如此的小以至于使用传统的具有压印槽的IDC触头不能获得可靠的电连接。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屏蔽件的电连接器,该屏蔽件终止于具有小直径的编织线的小直径同轴电缆。
发明内容
该问题通过用于具有编织层的同轴电缆的电连接器得到解决。该电连接器包括容纳在屏蔽件中的外壳,且绝缘位移触头(IDC)连接到该屏蔽件。该IDC包括接触壁和叉形物。该接触壁沿着接触壁平面限定并延伸,该叉形物横向设置在接触壁平面的外侧。接触壁的边缘和叉形物的边缘在其中限定了间隙,该间隙的大小确定为可以容纳电缆的编织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匹配的连接器组件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分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IDC触头的连接器屏蔽件的透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屏蔽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分解视图;
图5是沿视线5-5截取的图4所示的IDC触头的放大侧视图;
图6是与图4所示的IDC一起使用的同轴电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100。组件100包括设置为相互匹配的插座连接器110和插头连接器114。在图1中,连接器110和114以非匹配状态显示,其可以通过由箭头A和B所示移动连接器110和114而匹配。
插座连接器110终止于电缆118,其包括容纳在屏蔽件122中的介电外壳120。插头连接器114终止于电缆124,其包括容纳在屏蔽件128中的介电外壳126。外壳120保持在电缆118中连接到中心导体(未示出)的触头(未示出)。同样,外壳126保持在电缆124中连接到中心导体(未示出)的触头(未示出)。屏蔽件122和128分别电终止于电缆118和124中的编织层。屏蔽件122包覆在外壳120的周边大部分。类似的,屏蔽件128包覆在外壳126的周边大部分。当插座连接器110和插头连接器114匹配时,屏蔽件122容纳在屏蔽件128中,使得屏蔽件122和128相配合形成将外壳120和126的大部分包围的基本上屏蔽件的腔(未示出)。如图1所示,连接器110和114设置为将大小或直径各异的同轴电缆118和124电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其中的一个连接器可以连接到电路板、电气部件或非同轴电缆等。电缆118足够小,其中编织线相应的小,特别考虑到了屏蔽件层到编织层的连接,这将在以下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科电子公司,未经蒂科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85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