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进行双向打印的图像处理装置和打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8118.0 | 申请日: | 200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角谷繁明;山崎乡志;棚濑和义;高桥透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21 | 分类号: | B41J2/21;G06K15/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进行 双向 打印 图像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打印介质上形成点,打印图像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作为计算机的输出装置,喷墨打印机广泛普及。在喷墨打印机中,通过误差扩散法等其他半色调技术的提高、墨点的形成控制(点形成顺序的办法)等各种技术,谋求图像质量的提高(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18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以往,基于半色调技术或墨点的形成控制的图像质量提高分开研究是技术常识,所以没考虑有机地组合这些技术引起的相辅相成的图像质量提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往的技术中的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中,通过半色调技术或墨点的形成控制的有机组合,提高图像质量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提供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本打印装置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包括:
通过对表示构成源图像的各像素的灰度值的图像数据进行半色调处理,决定向应该形成在所述打印介质上的打印图像的各打印像素的点的形成状态,并且生成表示所述决定的点的形成状态的点数据的点数据生成部;
通过将打印头的主扫描的去往运动时形成的成为去往运动时的点的形成对象的多个打印像素构成的第一像素组、所述打印头的主扫描的返回运动时形成的成为返回运动时的点的形成对象的多个打印像素构成的第二像素组中形成的所述去往运动时的点和所述返回运动时的点在公用的打印区相互组合,以使各主扫描线都由所述去往运动时的点和所述返回运动时的点双方构成,从而形成所述打印图像的打印部;
所述点数据生成部设定所述半色调处理的条件,以抑制形成在所述第一像素组中的去往运动时的点和形成在所述第二像素组中的返回运动时的点之间的相互形成位置偏移引起的图像质量的恶化。
在本发明的打印装置中,设定半色调处理的条件,从而抑制形成在第一像素组中的去往运动时的点和形成在第二像素组中的返回运动时的点之间的形成位置偏移引起的图像质量的恶化,并且用去往运动时的点和返回运动时的点双方形成各主扫描线,从粒状性或不均匀、条带等观点出发,能综合提高图像质量。
须指出的是,这样的半色调处理的条件设定并不局限于使用抖动显示阵进行半色调处理的情况,本发明也能应用于利用误差扩散进行半色调处理的情况。对各多个像素位置的组进行误差扩散处理,能实现误差扩散的利用。
具体而言,除了通常的误差扩散,还可以对各多个像素位置的组另外进行扩散误差的处理,或者对属于多个像素位置的组的像素增大扩散的误差的加权。因为即使这样构成,根据误差扩散法的本来的特性,在各灰度值,属于各像素组的打印像素中形成的点图案都能具有给定的特性。
在所述打印装置中,所述打印部构成为,所述去往运动时的点和所述返回运动时的点中的任意一个的连续数在副扫描方向比主扫描方向长。据此,根据发明者的实验,确认能进一步提高条带抑制效果。
在所述打印装置中,所述打印部中,各副扫描线都只由所述去往运动时的点和所述返回运动时的点中的任意一方构成。
在所述打印装置中,在所述打印像素的副扫描方向的长度为WP时,以WP×(N(N是非负的整数)+1/2)的一定的副扫描进给量进行副扫描进给。据此,通过难以发生副扫描进给量的误差的一定规则进给,实现用双向的主扫描形成各主扫描线的记录。
在所述打印装置中,所述第一像素组中形成的点和所述第二像素组中形成的点都具有蓝噪声特性和绿噪声特性中的任意一方。须指出的是,“蓝噪声特性”和“绿噪声特性”在本说明书中由文献“Digital halftoning”(Robert Ulichney著)定义。
须指出的是,本发明能以打印方法、打印物的生成方法等各种形态、或者用于使计算机实现这些方法或装置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记录该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包含该计算机程序并且在载波内体现的数据信号等各种形态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
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打印系统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计算机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墨水喷出用头的喷墨嘴的排列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比较例的点的记录方式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点的记录方式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点的记录方式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8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