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6006.1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4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古屋幸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得利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G47/28 | 分类号: | B65G47/28;B65B21/06;B65B35/3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龙鑫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式制动器,尤其涉及与正被输送带输送的容器卡合而使其暂时停止的旋转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装箱机中,在进行容器装箱之际,将通过输送带连续输送的容器,每隔规定个数分开而进行分组后,通过夹具等夹住这些已被分组的一组容器收装入箱内。在进行这种分组之际,为了将同时被装箱的一组容器与后续的容器分开,公知有在输送带侧部设置旋转式制动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旋转式制动器,配置于连续地输送容器的输送带的侧部,安装于垂直的旋转轴上的两张圆盘状板可在水平面内进行旋转。在上述圆盘状板的外周部上,以在圆周方向等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爪,使该爪与输送中的容器卡合而使其暂时停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873号公报(第4-6页,图1)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现有的旋转式制动器中,会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当使形成于圆盘状板的外周上的爪卡合在正被输送带输送的容器上而强制使其停止时,爪接触的容器受到后续容器的推压,从而在像塑料瓶那样的柔软容器中,爪接触的部分产生变形,而受到损伤。另外,若要控制容器所受的推压,则每次都需要控制输送带的动作,很麻烦。而且,由于通常使爪与容器胴部的下部侧卡合而使容器停止,所以有时容器的姿态变得不稳定。
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式制动器,具有第一卡合部件,该第一卡合部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于连续输送容器的输送带的侧部,并向该输送带上突出,与正被输送的容器的胴部卡合而使该容器停止,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式制动器设置有与上述第一卡合部件一起旋转的第二卡合部件,该第二卡合部件卡合在与上述第一卡合部件卡合而停止的容器的颈部的上方处。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卡合部件卡合在容器的颈部外周面上。
本发明的旋转式制动器,由于设置有与容器的胴部卡合而使容器停止的第一卡合部件,并且还设置有卡合在容器颈部的上方处的第二卡合部件,所以能够缓和在使容器停止之际、由来自后续的容器的推压引起的胴部变形,并且,还能取得输送带控制简单、使停止的容器在直立的姿态下稳定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式制动器的装箱机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实施例1)。
图2是上述装箱机的主视图。
图3是旋转式制动器的俯视图。
图4是旋转式制动器的纵剖视图。
图5是沿图4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4的垂直旋转轴的下部的图。
图7是表示第二卡合部件的图(实施例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式制动器通过如下结构,来实现防止已停止的容器因来自后续容器的推压而变形这样的目的。该旋转式制动器具有:第一卡合部件,其可旋转地配置于连续地输送容器的输送带侧部,并向该输送带上突出,而与正被输送的容器卡合;第二卡合部件,其与该第一卡合部件一起旋转,在第一卡合部件与容器的胴部卡合而使容器停止时,使第二卡合部件卡合在该容器颈部的上方处。
[实施例1]
以下,通过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式制动器的装箱机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该装箱机的主视图。装箱机(整体以附图标记1表示),在其前面平行地配置有容器输送带2和箱输送带4,当通过容器输送带2输送来的容器6在装箱机1前面的装箱位置A处被以规定个数分组而停止时,装箱机1的夹瓶器8同时把持这些已被分组的一组容器6,并插入到正停止在箱输送带4上的箱10内。在图1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容器输送带2以3条线来输送容器6,使各条线每9个容器6为一组进行集合。3个箱10停止在配置于这些容器6的停止位置(装箱位置A)前面的箱输送带4上,在各箱10内各插入3列×3个的容器6。此外,图1中的附图标记12,是控制装箱机1的夹瓶器8的动作和容器输送带2及箱输送带4的驱动等的控制盘。
容器输送带2具有3条输送线2A、2B、2C,在各输送线2A、2B、2C的、上述装箱位置A的上游侧分别配置有旋转式制动器14A、14B、14C。各旋转式制动器14A、14B、14C分别可使在输送线2A、2B、2C上输送的容器6停止,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使被分组的9个容器6通过后,使其后续的容器6停止。此外,在各输送线2A、2B、2C的输送带下面设置有在日本特开2001-335146等中所记载的分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得利株式会社,未经三得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6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