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超声清洗的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4272.0 | 申请日: | 2007-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7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良;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鹏;吴志良 |
主分类号: | B08B7/04 | 分类号: | B08B7/04;B08B3/12;B08B6/00;H01J37/00;H05H1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214174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超声 清洗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物件的清洗方法及清洗装置,尤其涉及利用电离子束及超声波共同作用对工业物件的清洗方法及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真空过滤机已广泛的在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山中使用。陶瓷过滤机是集微孔陶瓷、超声技术为一体,依靠真空吸力和毛细作用实现固液分离的新型高效、节能过滤设备。虽然陶瓷过滤机本身配备了超声波清洗功能,但是在长时期使用的情况下,陶瓷过滤板很容易产生堵塞现象,致使陶瓷真空过滤机滤饼厚度减薄,吸矿能力下降,最后不得不更换陶瓷过滤板。一般情况下,陶瓷过滤板的更换周期为1年左右。现在陶瓷过滤板的市场价格在1500元/块左右,如果按一个矿山拥有5台45m2的过滤机,每台过滤机有15组过滤板,每组有12块过滤板计算的话,每年更换过滤板的费用就会达到5×15×12×1500=1,350,000元。如此高的更换费用,大大增加了采矿的成本。如果能清洗陶瓷过滤板,清除堵塞在微孔中的堵塞物,就可延长过滤板的使用寿命,从而可以降低过滤板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过滤板容易堵塞,难以清理的问题,提供一种清洗效果好、操作简单方便的离子超声清洗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方法的离子超声清洗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离子超声清洗的方法,包括超声波清洗槽,其特征在于将清洗物件置入注入水的超声波清洗槽,开启超声波发生器,与此同时,向上述清洗物件通入电离子流,通过电离子流以及超声波的共同作用,将清洗物件洗净。所述离子束的密度为1.0×106个/cm3~10.0×106个/cm3。
离子超声清洗的装置,包括离子束发生装置以及超声波清洗槽,离子束发生装置的输出口通过管道接入超声波清洗槽。所述超声波清洗槽包括一蓄水槽,蓄水槽中装置密封的C形振动盒,C形振动盒内于槽口的壁面上安装超声波输出振子,离子束发生装置的输出口通过管道接入所述C形振动盒的槽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离子束发生装置包括腔体,腔体上带有空气入口及离子束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由顺序连接的主腔体、上腔体及副腔体构成,空气入口位于主腔体上,所述离子束出口有二个,一级离子束出口位于主腔体的尾部,二级离子束出口位于所述副腔体的出口端,所述主腔体内顺序装置平面涡流器及第一离子束发生器,所述上腔体内装置螺旋涡流器,所述副腔体内装置第二离子束发生器。
所述第一离子束发生器及第二离子束发生器分别包括顺序安装的气流导向控制器、电子加速器、反射导向器及高频高压换能器;所述电子加速器的中部分别有一管道,所述管道分别与所述气流导向控制器及反射导向器密封连接,构成气流通道。
所述电子加速器由其中部管道外围的电磁线圈构成,在所述反射导向器与电子加速器之间设置聚焦线圈。所述电子加速器的电磁线圈外围设置有屏蔽网。
所述高频高压换能器由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相间安装构成,每两块电极板之间设置间隙,所述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分别电连接。
所述主腔体与上腔体之间设置活塞阀,上腔体顶部装置电磁阀,上腔体内装置过滤分子筛。
离子束发生装置产生离子束的过程如下:压缩空气从主腔体上的空气入口进入主腔体内,首先通过平面涡流器将空气集中,然后由气流导向控制器将空气送入电子加速器进行加速,再由反射导向器将加速后的气流集中,集中的进入高频高压换能器,通过高频高压的作用将气流电离,产生一级离子束,一级离子束可以从位于主腔体尾部的一级离子束出口输出;如要进一步加大离子束的浓度,则让一级离子束不从一级离子束出口输出,让其继续进入上腔体,通过上腔体中的螺旋涡流器的作用进入副腔体,在副腔体内,一级离子束通过电子加速器再次进行加速,再通过高频高压换能器使一级离子束进一步电离,产生密度更高、能量更大的二级离子束,二级离子束从副腔体的出口端输出。
离子束发生装置的输出口通过管道接入超声波清洗槽,清洗物件置于C形振动盒的槽口内,因此,离子束发生装置的输出口通过管道接入C形振动盒的槽口内,如此使清洗物件的表面接触最高的离子流浓度,有最好的清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鹏;吴志良,未经叶鹏;吴志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4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