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关联工程图环境下全局坐标的自动定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4005.3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4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路通;杨若瑜;苏丰;蔡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G01B21/04;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3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联 工程图 环境 全局 标的 自动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图中全局坐标的定位方法,特别是一种多关联工程图环境下全局坐标的自动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CAD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到包括机械、制造、建筑、电子、化工、道路桥梁在内的多个工程领域。在许多工程应用中(如概预算、招投标等工程数据计算),经常需要根据某一CAD工程图中的图纸坐标计算出多关联图环境下的全局逻辑坐标,用于对某个工程对象作全局定位或全局坐标下的扣减计算。而一个工程项目往往由多张关联工程图组成;同一张工程图中也可能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图形上独立、内容上关联的区域,以描述不同侧面。比如表示机械部件的三视图描述(可在一张工程图的不同区域描述,也可分为三张工程图描述);而要完整描述一栋建筑外观及其内部设计,往往需要数十张相互关联的工程图。根据所描述的内容不同,这些关联工程图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图形尺寸与比例来绘制,如可在某张图中以大比例详细绘制某个工程对象的细节部分,而在其它图中该工程对象仅以较小的比例示意性表示其位置和轮廓,也可能出现方向旋转、位置偏移等。因此,给定一工程图中的某一图纸坐标,并不能直接用于精确计算各种工程数据,必须转换到多关联工程图整合条件下的、以尺寸线长度标识字符串为依据的全局逻辑坐标。该转换过程需要一系列的工程图相互比较、参考及坐标转换,人工计算极易产生误差,且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CAD工程图坐标计算与定位方法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关联工程图环境下全局坐标的自动定位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所述的目的,本发明一种多关联工程图环境下全局坐标的自动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在输入工程项目后,还包括以下步骤:(1)取一张工程图,并对该图计算初始阈值d;(2)计算该工程图中所包含的游离标线;(3)对相互平行且投影重叠的游离线条由左至右或由下至上排序;(4)若两根相邻的平行游离线条共享某中部垂直线条,且在交点处可搜索到短斜线,则生成一个候选尺寸线;(5)由一组共享某游离线条的候选尺寸线生成尺寸线组;(6)分别将尺寸线组与临近的长度字符串配对;(7)对每一个尺寸线组,找到与其垂直的所有尺寸线组,并取离其最近的一个,按逆时针次序生成一个正交轴网;(8)比较每个正交轴网,取其尺寸标识范围最大的一个正交轴网作为该工程图的局部逻辑坐标系;记录其它正交轴网相对于局部逻辑坐标系的平移、旋转和缩放变换矩阵M1;(9)判断判断所述工程项目所有工程图是否遍历结束,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跳至步骤(11);(10)若上述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1);(11)比较每个局部逻辑坐标系,取尺寸标识范围最大的局部逻辑坐标系作为全局逻辑坐标系;记录其它局部逻辑坐标系相对于全局逻辑坐标系的平移、旋转和缩放变换矩阵M2;生成全局坐标系;(12)从上述全局坐标系中选定一张工程图中的任一图纸坐标(a,b);(13)搜索该坐标所在的正交轴网,取其相对于该图局部逻辑坐标系的变换矩阵M1;(14)取该图局部逻辑坐标系相对于全局逻辑坐标系的变换矩阵M2;(15)根据以下公式:
(a’,b’,1)T=M2·M1·(a,b,1)T
定位所述工程图中的选定图纸坐标(a,b)的全局坐标,并输出定位的全局坐标;(16)判断是否需要选取另一张工程图中的任一图纸坐标(a,b)定位,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返回步骤(12);(17)如果上述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程序。
在所述多关联工程图环境下全局坐标的自动定位方法的步骤(1)中,阈值d的计算方法为该工程图中字符串的平均高度。
在所述多关联工程图环境下全局坐标的自动定位方法的步骤(2)中,还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a)在该工程图中对直线段进行端点连接检查,若两端点处无相交线条,则标记其为游离线条,否则标记为排除线条;(b)若某个游离线条长度小于0.5d,或大于3d,则标记为排除线条;(c)若某个游离线条中部无垂直相交线条,则标记为排除线条。
在所述多关联工程图环境下全局坐标的自动定位方法的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平行游离线条vi和vj的角度误差阈值按如下公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4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