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显示器应用在服饰制作上的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2801.3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8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缪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江红 |
主分类号: | H05B33/12 | 分类号: | H05B33/12;G09F9/30;H04N5/44;F21S9/03;F21V23/00;A41D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142江苏省无锡市新区硕放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 显示器 应用 服饰 制作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应用在服饰制作上的显示装置,属于服装制作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穿上衣服至今,服装表面上的图文都是静止的,没有活动的。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主要靠声音,还没有想到随身穿着的衣服的表面层上,是进行移动活动图像交流的理想地方。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在未来的图像领域有潜力改写当前平面显示器的性能和价格记录。OLED是继液晶显示器(LCD)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与LCD相比具有主动发光,无需背光源,色彩鲜艳,功耗低,无视角限制,显示动态画面无拖尾现象,使用温度范围广等诸多优点。目前主要用于车载/机载仪表、手机、数码相机等小尺寸显示领域,预计5年后拓展至计算机、电视等大尺寸显示领域,以往没有应用在服饰设计上的中尺寸显示领域的想法。本发明申请人认为将这一亮度高、工作温度范围宽、易于便携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应用到新款服饰制作上大有可为,将这种全固态超薄的柔软器件和有柔性的薄膜太阳电池一起,首先配套设计到服饰制作上,人们穿着这种新式服装,就可以接受从外面传送来的电子视频数据信息,从安装在上衣口袋外表层面上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屏幕上看到各种活动图像,清晰、及时、直观的看到信息和新闻,与亲友面对面的进行图像演示和交流。本发明申请人将这顶高科技技术应用到服饰制作上,将能提高中国许多服装生产或服装出口企业在围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是一种借助有机半导体功能材料,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技术。
OLED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定电场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并在有机发光层中相遇,最终激发有机材料发出可见光。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应用到特种服饰的制作上。
本发明的主要解决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应用到服饰制作上的显示装置,采用薄膜太阳电池1、视频数据接受器2、有机发光显示器3、控制器4、蓄电池5、钮扣6、服装上衣7、衣袖8、导电线9、自动调控开关10、视频数据传送线11组成。视频数据接受器2接受外面传送来的活动图像的电子信息视频数据后,通过视频数据传送线11向有机发光显示器3输入活动图像的电子信息视频数据;同时,薄膜太阳电池1接受太阳光照射产生电流,电流通过导电线9输入控制器4调整后,在自动调控开关10接通电路的情况下,电流从控制器4通过导电线9向有机发光显示器3供电,人们便可以从有机发光显示器3的屏幕上看到活动图像。在本发明中,如果用其他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向有机发光显示器3供电,使其能正常工作也是可以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有机发光显示器应用在服饰制作上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既可以全部新造,也可以在原有的服装上进行改装制成。制造本发明装置可以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应用在服饰制作上的显示装置的制造,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先在服装上衣7的左、右两个肩头上和肩头下面的前、后胸部安装薄膜太阳电池1,在衣服内部的合适位置安装控制器4和蓄电池5,在服装上衣7的表面层安装自动调控开关10,用导电线9连接各部件,组成独立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
然后在服装上衣7的口袋外表层面上安装有机发光显示器3,在有机发光显示器3的上方的衣服上安装视频数据接受器2,用视频数据传送线11连接有机发光显示器3和视频数据接受器2;用导电线9连结有机发光显示器3和供电系统。
本发明完全符合2007年9月8日通过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关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清洁发展的宣言”,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在有机发光显示器应用在服饰制作上的显示装置上的示范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江红,未经缪江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2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