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单元、转子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转子单元的马达以及泵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8644.9 | 申请日: | 2007-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4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寺川克也;岸本浩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芝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44 | 分类号: | H02K3/44;H02K1/12;H02K1/14;H02K3/04;H02K3/18;H02K11/00;H02K15/00;H02K7/14;H02K1/2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单元 制造 方法 以及 具有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模压,使转子和回路基板成为一体的转子单元、该转子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转子单元的马达以及泵。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转子的减振对策,采用了对转子整体进行模压的构造。然后,为了与转子进行电连接的回路基板的外部产生电短路的对策,采用了与转子一体地模压而形成的转子单元的构造(作为这样的以往的转子单元的构造的例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参照图8,说明专利文献1那样的以往的转子单元的构造。图8是表示转子单元的叠层方向的剖面的模式图。
参照图8,转子单元1由转子2、回路基板3和模压部4构成,该转子2具有将电线卷绕在定子铁心2a上而形成的线圈2b;该回路基板3由配置在转子2的下侧的树脂材料形成;该模压部4对转子2和回路基板3一体地进行模压。
【专利文献1】特开2003-47189号公报
但是,在对转子2和回路基板3一体地进行模压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模压部4作为产品露出于外部的情况下,为了使模压部4的外观优良,需要在高温以及高压下进行模压。若在该高温以及高压下对回路基板3进行模压,则模压产生的应力施加到回路基板3上,存在着在回路基板3上产生翘曲、变形的可能性。其结果为,存在产生实际安装在回路基板3上的电子零件(未图示出)和回路基板3的电连接不良、在回路基板3上形成的配线图案(未图示出)破裂,引起回路基板3导通不良的可能性。再有,若在高温下对回路基板3进行模压,则存在超过了电子零件的耐热温度,电子零件本身故障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低温以及低压下形成模压部4的情况下,模压部4的外观不良,被当作产品的外观不良看待。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产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产生模压部的外观不良以及回路基板的导通不良的转子单元、转子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转子单元的马达以及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以通过将模压回路基板的周围的第一模压部和模压转子的周围的第二模压部分开进行模压,在第一模压部以及第二模压部进行符合各自的要求的模压成型。
根据第一发明,是将转子和回路基板一体地模压而形成的转子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具有叠层多个薄板的磁性钢板而形成的定子铁心,和通过将电线卷绕于该定子铁心而形成的线圈,上述回路基板通过上述线圈配置在叠层方向的一端侧,与上述转子电连接,并具有模压上述回路基板的周围的第一模压部,和覆盖上述第一模压部的第二模压部。
根据第一发明,通过用第二模压部覆盖第一模压部,可以双重地模压回路基板。因此,可以彻底地防止回路基板从外部露出。其结果为可以防止因来自外部的油、水等附着在回路基板上产生的电短路。因此,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转子单元。
根据第二发明,涉及第一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模压部覆盖上述转子的除磁极面以外的全部。
根据第二发明,通过不覆盖转子的磁极面,可以缩小磁极面和相对的部件的间隙。
根据第三发明,涉及第一以及第二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模压部在低压状态下被模压。
根据第三发明,通过在低压状态下模压第一模压部,可以不对回路基板施加应力地进行模压。因此,可以防止回路基板的翘曲、破裂。
根据第四发明,涉及第一至第三发明中的任一项,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模压部在高压状态下被模压。
根据第四发明,通过在高压状态下模压第二模压部,可以良好地保持第二模压部的外观。
根据第五发明,是将转子和回路基板一体地模压而形成的转子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子具有叠层多个薄板的磁性钢板而形成的定子铁心,和通过将电线卷绕于该定子铁心而形成的线圈,上述回路基板通过上述线圈配置在叠层方向的一端侧,与上述转子电连接,并通过对上述回路基板的周围进行模压的第一模压部,和对上述转子的周围进行模压的第二模压部进行模压,上述第一模压部在低压状态下被模压。
根据第五发明,通过在低压状态下模压第一模压部,可以抑制在回路基板上模压产生的应力,可以防止回路基板的翘曲、破裂。
根据第六发明,涉及第五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模压部在高压状态下被模压。
根据第六发明,通过在高压状态下形成第二模压部,可以良好地保持第二模压部的外观。
根据第七发明,涉及第一至第六中的任一项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模压部使用热可塑性树脂。
根据第七发明,通过在第一模压部使用热可塑性树脂,可以在第二模压部覆盖第一模压部的周围时,利用第一模压部的表面熔融,来提高第一模压部和第二模压部的紧密接触性。因此,可以完全地阻塞第一模压部和第二模压部的边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芝浦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芝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8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