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形成铸造模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7108.7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6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R·S·邦克;C·U·哈德维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23/02 | 分类号: | B22C23/02;B22C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杨松龄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形成 铸造 模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铸造,并且更特别是涉及制造用于铸造过程的模 具。
背景技术
铸造过程广泛用于物品的形成。通常,铸造过程可描述为其中可 流动材料引入模具,使其在其中固化并且接着以固体形式取出的任何 过程。示例性铸造过程包括熔模铸造、滑模铸造、凝胶铸造、砂型铸 造、石膏铸造、模压铸造、注射模制、浆体注射、粉末成形(压缩)、 反应成形、胶体成形、冷等静压、热等静压等。但是特别熔模铸造被 广泛利用,这是由于与其它铸造方法相比,熔模芯可以使得铸造物品 的形成具有更多的细节,并且可以更加有效地制造铸造模具。
熔模铸造方法起始于制造牺牲蜡模,牺牲蜡模包括与所需铸造零 件类似的几何形状。蜡模通常由经由蜡注射模制过程注射到金属模具 内的熔模铸造用蜡制成。一旦蜡模制成,它组装到其它蜡部件上以便 形成铸造材料将流过其中的浇口和浇道系统。整个蜡组件接着浸入陶 瓷浆体、涂覆浆砂并且使其干燥。浸入和涂覆浆砂过程重复直到获得 所需壳体厚度为止(例如,大约6-10mm(0.25-0.675in))。一旦陶瓷 干燥,整个组件放置在蒸汽压热器内,以便去除大部分的蜡。在压热 之后,如果另外的蜡保留在壳体内,它在炉子内(例如大约400℃)烧 尽。此时,蜡模以及浇口和浇道系统的型腔保留在陶瓷模具中。模具 接着预热到特定温度,并且填充熔融金属,金属在其中固化,形成金 属铸件。一旦铸件充分冷却,模具壳体从铸件上剥离。接着,从铸件 上切去浇口和浇道,并且铸件任选地进行最后处理操作(例如喷砂、 加工等)。
在可选择的过程中,陶瓷模具可形成例如模具半件的区段或者甚 至多个区段,这些区段可以组装在一起以便形成最终模具。有利的是 模具可拆卸以便从中取出铸件,从而多次利用模具。
虽然熔模铸造可提供改进的细节,并可以使用浸入过程形成铸造 模具,但是熔模铸造过程以及其它陶瓷模具形成工艺不足以复制细微 表面结构。例如,具有包括复杂细节和/或相对小的细节(例如包括具 有小于或等于大约0.001英寸的高度的线条的图案)的例如图案、突 出部和/或文字的表面特征和/或纹理的熔模芯体通常在模具热处理之 后不能很好复制(例如不均匀复制和/或变形)。
因此,需要一种形成具有详细表面特征的铸造模具的方法。
发明内容
这里披露的是用于形成铸造模具的方法以及用于铸造工件的方 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形成模具的方法包括铸造具有空腔表面的 模具,在空腔表面上形成表面特征,其中表面特征包括混合物,并且 热处理混合物。在另一实施例中披露一种物品。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于形成模具的方法包括形成硬模(die),使 用陶瓷合成物以及选自熔模铸造、滑模铸造、凝胶铸造、砂型铸造、 石膏铸造、模压铸造、注射模制、浆体注射、粉末成形(压缩)、反应 成形、胶体成形、冷等静压、热等静压的铸造方法的组以及包括至少 一种所述方法的组合的铸造工艺在硬模中铸造模具,加热模具,将混 合物挤出到模具空腔表面上以便在其上形成表面特征,其中混合物经 由设备喷嘴挤出并热处理混合物。
在其它实施例中,物品由形成所述模具的方法形成。
以上描述以及其它特征通过附图和详细描述来说明。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作为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其中类似元件标以类似标 号。
图1是第一硬模半件的示意图;
图2是第二硬模半件的示意图;
图3是填充陶瓷合成物的第一硬模半件的示意图;
图4是填充陶瓷合成物的第二硬模半件的示意图;
图5是从第一硬模半件上去除的第二模具半件的示意图;
图6是从第二硬模半件上去除的第一模具半件的示意图;
图7是第一模具半件和第二模具半件组装的示意图;
图8是将混合物沉积在第二硬模的空腔表面上以便在其上形成突 出部的笔状件的示意图;
图9是注入组装硬模的注口以便形成涡轮叶片的熔融合金的示意 图;
图10是包括凹痕的示例性图案的铸造涡轮叶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71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
- 下一篇:具有取向以提高安全性的部件的浪涌抑制器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