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钟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6903.4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7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润一郎;赤羽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4G9/00 | 分类号: | G04G9/00;G04G9/08;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钟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电泳显示面板的钟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出了利用电泳现象即分散于液体中的带电粒子通过被施加电场而泳动的现象的电泳显示面板和具有该面板的显示装置。这种电泳显示面板是将带电粒子及其分散液封入于表侧基板和背侧基板之间而构成的,并通过采用挠性基板而具有挠性。因此提出了这样一种手表:将该电泳显示面板等显示面板沿着环状的手镯状壳体的外周部设置(专利文献1)。
其中,在这种电泳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预先对每个表示时刻等的各个文字规定多个显示单位(segment:区段),并且在一个基板上对应于这些区段分别设置的各区段电极和在另一个基板上设置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专利文献2)。例如在显示关于时刻的“0”~“9”的数字时,数字“8”被分成7个或者13个大致矩形的区段,并且设置数量与区段数量相同的区段电极。另外,这些区段电极根据计时信息分开使用,从而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设置有这些区段电极的时刻显示区域中的显示进行更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50442号公报(说明书“0022”段)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4—151056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区段显示方式中,对应于每个文字必须设置7个或者13个等区段电极。近年来,随着具有挠性的电泳显示面板的开发,如前所述沿着环状的壳体外周部设置显示面板的结构等与以往相比显示画面显著变大,在利用这种大画面并且排列多个上述7个或13个区段所构成的文字来显示更多信息、图形等的情况下,导致端子数量大幅增加。这种显示由于受到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部的输出端子数的限制而难以实现,并且配线也复杂。即,在谋求显示面板的大画面化过程中,现有区段显示方式中存在极限。
另外,在现有的区段显示中,由于以7个或13个区段的组合来显示各数字,因此所显示的数字等表现单一,并且在显示设计方面受到制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大幅减少电泳显示面板所需的端子数,并且能够提高计时信息的显示设计自由度的钟表。
本发明的钟表,其特征在于,该钟表具有:显示面板,其包含将电泳粒子夹在中间而相对配置的两个基板而构成;和驱动电路部,其具有对所述基板间施加电场的显示驱动部和获取计时信息的计时部,在所述一个基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是以分别设计成分别表示所述计时信息内容的多种符号的形状而形成的,在所述另一个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对该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施加电压。
根据本发明,使第一电极自身的形状成为分别设计成分别表示计时信息内容的符号的形状,例如分别设计成分别表示“小时”的“1”~“12”等数字的形状,根据由计时部计时的计时信息,例如当是3点时,选择设计成“3”的符号(数字)的形状的第一电极,并通过驱动电路部对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由此,对基板间施加电场而使电泳粒子朝向设置于显示面板前面侧的基板泳动时,使该电泳粒子的颜色成为显示色而在设置有该第一电极的区域中显示“3”的数字符号。
即、在本发明中,由于使电极形成为符号自身的形状,因此即使在显示多个符号的情况下,与以往相比也能够大幅减少端子数。这样,由于能够大幅减少端子数,因此能够将显示面板整体的端子数保持在显示面板驱动电路部的输出端子数的限制内,并可以在显示面板上配置更多的电极。由此,还能够进行复杂的图像表现。
另外,能够自由决定与各符号对应的第一电极的形状,并且还能够自由决定各符号的配置位置,因此与现有的区段显示方式相比,能够提高对各第一电极配线布置的自由度,使设计和制造变得容易。
另外,除了如前所述使端子数减少以外,由于能够使第一电极的自身形状成为自由设计符号的形状,因此能够消除以往的区段显示技术中对显示设计的制约,能够进行外观性优秀的时刻显示。例如用于显示数字符号“1”的第一电极,只要是能够识别“1”的形状则可以设计为各种形状。因此,即使是显示相同符号“1”的第一电极彼此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即由于能够提高与第一电极形状有关的外观设计自由度,因此能够设计美观的第一电极的形状,能够自由设计显示面板中的时刻显示图案,从而能够显著提高钟表的时刻显示部的外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6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