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抗菌毛巾枕套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21723.7 | 申请日: | 200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6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波;曹军庆;孙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光华五洲纺织集团公司;北京京冠毛巾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伟 |
| 地址: | 100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抗菌 毛巾 枕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巾枕套,特别是涉及一种保健抗菌毛巾枕套。
背景技术
目前的毛巾枕套,毛巾部分多采用纯棉纱织造。棉纤维虽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但导湿性不够,睡眠时出汗后毛环很容易被压死,影响舒适感。由于毛巾枕套中的毛巾层采用单一棉纤维织造,抗菌性能不好。而且,目前毛巾枕套毛巾层中的毛环高度相同,无法起到按摩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健抗菌毛巾枕套,能够吸湿排汗,使织物具有耐压性,同时具有抗菌作用,而且可以按摩头部,促进血液循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健抗菌毛巾枕套,包括两层,一层为毛巾层,另一层为平布层,两层在枕套的四边处连接成一体,其中,所述的毛巾层由麻纤维、弓形中空抗菌涤纶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线织造而成。
上述保健抗菌毛巾枕套,其中,所述毛巾层设有向外凸起的图案,采用高低毛织造方式。
上述保健抗菌毛巾枕套,其中,所述凸起的图案面积占整个毛巾层面积的50%~70%,所述图案中的高毛部分毛环高度比其它部分毛环高出1~2倍。
上述保健抗菌毛巾枕套,其中,所述弓形中空抗菌涤纶纤维为双面开口中空,每根纤维上有开口的三个孔。
上述保健抗菌毛巾枕套,其中,所述毛巾层中的麻纤维为40~55%,弓形中空抗菌涤纶纤维为35~50%,棉纤维为5~15%。
上述保健抗菌毛巾枕套,其中,所述弓形中空抗菌涤纶纤维为银系抗菌纤维。
上述保健抗菌毛巾枕套,其中,所述弓形中空抗菌涤纶纤维中的涤纶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树脂与抗菌母粒的比例为12~18:1,优选为16:1。
上述保健抗菌毛巾枕套,其中,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粘度为0.668~0.7d1/g。
上述保健抗菌毛巾枕套,其中,在制备所述弓形中空抗菌涤纶纤维中用毛型油剂润滑弓形纤维表面。
本发明中的弓形中空抗菌涤纶纤维采用专利号98124542.0中的抗菌组合物作为抗菌母粒与涤纶树脂熔融抽丝,熔融温度为285~298℃,通过设有若干形小孔的喷丝板促使树脂熔体形成弓形中空抗菌涤纶纤维,用毛型油剂润滑弓形纤维的表面,使纤维增加毛性感,同时提升柔顺感,所用毛型油剂为德国司马油剂。将形成的弓形中空抗菌涤纶纤维过紧张热定形机,牵伸速度为100m/min,以提高纤维强度,之后过卷曲机,最后过松弛定形机。将普通的松弛定形机中的八个区域减少成四个区域,第一个区域中的温度为70~80℃,加大风量,以加速排湿;第二个区域中的温度为100~105℃,风量减少,使纤维初定形;第三个区域中的温度为138~145℃,加大风量,高温定形;第四个区域中的温度为80~90℃,降温,避免纤维过硬。在制备弓形中空抗菌涤纶纤维过程中所用的设备均为领域内常用设备。本发明中的弓形中空抗菌涤纶纤维的截面形状为,其优点是双面开口中空,形成一根纤维上有开口的三个孔,因为是双面开口中空纤维,因此导汗、吸汗快,睡觉时产生的汗液能快速渗透到下面的棉巾上;弓型纤维由于它特殊的形状,有外柔内刚的特性,不会像普通棉枕巾那样被枕压而成死结,尤其是被汗液湿透以后,由于弓型纤维的立体作用及开口中空的特性,形成枕巾立体空体效果,使人体枕睡上更加有舒适感。
本发明的保健抗菌枕套的毛巾层,由于采取了高低毛织造方式,将图案部分织成凸起纹样,从而起到刺激人的头部皮肤,改善睡眠,促进头部血液流通,达到抗衰老的作用。因为采用了弓形中空高强回弹性抗菌纤维起到了吸湿排汗的作用,并使织物有一定的耐压性,使人在睡眠时,也能感到枕套贴近皮肤的部分毛环丰满。同时,麻纤维的天然抗菌作用以及弓形中空抗菌涤纶纤维的永久抗菌性,增强了抗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毛巾枕套的毛巾层;
图2为本发明毛巾枕套的平布层;
图3为本发明毛巾枕套的毛巾层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光华五洲纺织集团公司;北京京冠毛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光华五洲纺织集团公司;北京京冠毛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1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