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鸡弧菌性肝炎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6216.4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4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布焕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焕景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1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3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弧菌 性肝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纯中药超细胞级微粉(300目以上)中药粉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鸡弧菌性肝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鸡弧菌性肝炎病又称鸡弯曲杆菌病,是由弧菌引起的鸡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主要以卡他性肠炎、肝脏、脾脏、肾脏、胆囊肿大、且有坏死、腹水。本病发病率很高,其临床症状精神沉郁,羽毛无光,鸡冠有鳞片状脱落,水泄物有泡沫,浊緑色,食欲减退,产蛋量减少,病鸡2-3天死亡。刨检肝脏、脾脏、肾脏、胆囊肿大、且有坏死、腹水;心肌苍白,有坏死,子宫浆膜严重出血。西兽医多用抗生素(土霉素)加痢特灵治疗,效果极不理想,副作用大,易引起受体抗药性和后遗症,且易在鸡产品中形成有害残留,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给养鸡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有的利用中药四物汤(局方)、龙胆泄肝汤(医宗金鉴)熬成汤药饮水内服效果不明显,也不能有效的治疗鸡弧菌性肝炎。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治疗鸡弧菌性肝炎的纯中药药物。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清利湿热、行气活血,和解少阳、补肝滋阴、宣展气机之功,从根本上着手达到治疗鸡弧菌性肝炎的目的。本发明药物由纯中药配制而成,用后见效快,对发病初期的鸡服药1-3个疗程内可达到治愈的目的,且愈后不易复发。对中后期发生鸡弧菌性肝炎病的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3天为一个疗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鸡弧菌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及中兽医理论和中药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选用清热解毒,清利湿热、泄肝凉血、和解少阳、行气活血,清肝热、行瘀通经,补肝滋阴的药物达到治疗病鸡弧菌性肝炎的目的。
本发明治疗鸡弧菌性肝炎的药物由下述份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栀子20-50、当归30-60、大黄12-20、龙胆草16-36、柴胡24-56、黄芩18-24、赤芍18-30、生地黄30-60、崩大碗20-30、田基黄18-24、鸡眼草16-30、甘草15-45。
本发明治疗鸡弧菌性肝炎的药物最佳份量是:栀子24、当归30、大黄12、龙胆草36、柴胡36、黄芩24、赤芍30、生地黄60、崩大碗25、田基黄18、鸡眼草24、甘草18。
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鸡弧菌性肝炎,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愈后不易复发,有效率100%,发病初期治愈率99%。对中后期发生鸡弧菌性肝炎病的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的药物机理如下:
当归:味辛、甘,性温。入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见中药学《高学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见1752页)
栀子:味苦、性寒。入心、肺、三焦经。具有凉血解毒,清热利湿、泻火除烦之功。(同上,见350-351页)
大黄:味苦、性寒。入心、肝、大肠、脾、胃经。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之功。(同上,见595页)
龙胆草:味苦,性寒。入肝、胆、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健胃之功。(同上,见406页)
柴胡:味苦,性微寒。入肝、胆经。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之功(同上,见283-284页)
黄芩:味苦、性寒。入肺、胃、大肠、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同上,见376-377页)
赤芍:味苦、性寒。入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同上,见440页)
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能。(同上,见1612页)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同上,见426页)
崩大碗:味甘、性凉。具有清热生津、清热凉血、清热解毒、祛瘀止痛、清利湿热之功。可用于传染性肝炎。见(中医方药学,广东中医学院编,广东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年8月第一次印刷)、(见193页)
田基黄: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利湿热、清热解毒之功。(同上,见320页)可用于传染性肝炎。
鸡眼草: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利湿清热、清肝热之功。(同上,见330页)可用于传染性肝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焕景,未经布焕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6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