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戒毒的生物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1150.X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3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俞卫锋;徐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卫锋;徐学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61 | 分类号: | C12N15/861;A61K38/17;A61K48/00;A61P25/30;A61P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戒毒 生物 新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基因工程领域,提供一种能够用于戒断综合征治疗的生物新方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疼痛治疗的最有效药物为阿片类,但成瘾作为其副作用之一而使其反复应用受到限制。而且,作为毒品,更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快速增长,2002年,在册吸毒者91万,2003年为103.5万,2005年多达116万,而实际吸毒人口是登记在册吸毒人口的4至8倍。我国总共2863个县市中涉毒县市已发展至2148个。全球共有2亿人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毒品滥用不仅摧残吸毒者精神与肉体,对家庭、社会、国家也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有学者认为阿片类成瘾是一种脑病,且与高血压、哮喘、II型糖尿病三个公认的慢性病相比,在遗传性、个人责任、反复发作、治疗反应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其社会危害性更强。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替代、递减疗法,但充其量是“以小毒替大毒”,将吸毒合法化以减少社会问题,且易复吸。而其它治疗方法,也仅限于控制或减轻戒断症状。因此,亟需一种安全、有效的戒断和防止复吸的新方法。
正常体内,内源性阿片肽与阿片受体作用,影响着多个系统:(1)去甲肾上腺素系统;(2)多巴胺系统;(3)5-羟色胺系统;(4)乙酰胆碱系统;(5)垂体-性腺系统;(6)甲状腺系统;(7)Ca2+通道系统;(8)腺苷酸环化酶-环磷酸腺苷系统;(9)鸟苷酸结合调节蛋白系统;(10)植物神经系统。且各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阿片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和大脑区的阿片受体结合,模拟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并干扰内源性阿片肽的分泌。当停用阿片类药物时,由于内源性阿片肽合成减少,受体密度和亲合力降低,依靠阿片肽和阿片受体所维持的有关机能或功能出现严重紊乱,导致戒断症状发生和焦虑情绪等出现。阿片类成瘾是一种细胞适应性反应,包括细胞功能和形态适应,多种基因表达发生改变,此过程中有众多脑区参与,如弓状核(ARH)、蓝斑核(LC)、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脑被盖脚桥核、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下丘脑、杏仁核(AMG)、黑质等脑区。而伏隔核中β-内啡肽的下降与吗啡成瘾及复吸有密切关系。
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β-内啡肽与阿片依赖和戒断产生的关系,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主要由下丘脑弓状核产生,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随着神经生理学研究的进展,发现大脑中与奖赏有关的伏隔核(ACC)和腹侧被盖区(VTA)以及与戒断症状有关的蓝斑核(LC)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与β-内啡肽有密切关系。1999年以来,本课题组大量动物的实验都发现阿片类成瘾患者血液、脑脊液与脑内核团内β-内啡肽的下降,而且发现阿片类成瘾患者血液中β-内啡肽水平的水平也明显下降,因此,认为机体内β-内啡肽的下降可能是导致阿片类成瘾的因素之一。而国内外学者对海洛因成瘾患者血中β-内啡肽做了测定,与我们的结果相结一致,证实的确低于正常水平。研究发现吗啡依赖小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β-内啡肽含量显著降低,戒断后含量有所上升,但仍低于正常。其前体POMC mRNA的表达降低,戒断后表达稍有增加,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吗啡依赖猴的血和脑脊液中的β-内啡肽的水平与模型制备前相比也显著降低。长期应用吗啡成瘾时,下丘脑、垂体β-内啡肽的含量下降,而μ阿片受体mRNA表达增强,经治疗后β-内啡肽含量有所增高,但仍低于正常组。综上所述,阿片类成瘾时血浆、脑脊液及脑组织内的β-内啡肽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机体内β-内啡肽的下降是导致阿片类成瘾的重要因素。
阿片类成瘾者在突然中止用药后出现戒断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是强烈的觅药行为以及焦虑、失眠、肌肉骨骼关节疼痛、流泪、流涕、流汗和瞳孔扩大、体温升高、脉搏加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称之为早期戒断症状。随着身体的恢复,体内对毒品的降解和排泄机制减低,阿片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增加,身体逐渐恢复内平衡,这时期的病人会感到虚弱、倦怠、表情冷漠、不适、生活懒惰、工作效率低等。此时的症状称为稽延性戒断症状。早期戒断症状是戒毒困难,需要强制的原因;而稽延性戒断症状是复吸的重要原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卫锋;徐学武,未经俞卫锋;徐学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1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