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1132.1 | 申请日: | 2007-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5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佳明;西田和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J39/00;B60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包括置于发动机单元和车身框架之间的后减振器,所述车身框架支撑发动机单元使得发动机单元能够垂直地摆动。
背景技术
例如,一种速可达式摩托车构造如下:发动机本体和无级变速器一体制成,后轮布置在发动机单元的后端,发动机单元由车身框架支撑使得能够垂直地摆动,并且后减振器置于发动机单元和车身框架之间。
对于这样的摩托车,从尽可能抑制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骑车者的观点来看,一般发动机单元由车身框架通过连杆机构悬挂和支撑(参见例如专利文件1的图1)。
专利文献1:JP-A-9-11958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发动机单元由车身框架通过连杆机构支撑的构造,由于发动机单元的摆动中心布置在连杆机构和发动机单元的连接部,所以连杆机构在相对于车身框架摆动时会移动。因而,引起的问题是易于发生响应延迟,尤其在起动时和加速时,即使执行节气门打开操作,加速也要慢一拍才开始,因此缺乏起动和加速时的直接感。
缺乏直接感被认为主要是由于连杆机构引起的。为此,可以构思通过将平衡器机构布置在发动机单元上并且使发动机单元由车身框架直接支撑来提高直接感,其中平衡器机构防止或者抑制了发动机自身产生振动。
然而,平衡器机构涉及的问题是由原惯性力引起的发动机振动能够得到抑制,但是二次振动或者0.5阶振动不能够得到抑制。此外,当平衡器机构应该抑制全部振动时,平衡器机构变得复杂和昂贵,使得难以采用该机构。
另一方面,发动机振动不仅从发动机单元通过车身框架传递到骑车者,而且从后减振器通过车身框架传递到骑车者。此外,由于从路面输入到后轮的垂直振动从发动机单元通过后减振器和车身框架传递到骑车者,所以需要改进这样的振动传递路径以提高骑车的舒适性。
鉴于上述传统情况构思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摩托车,它能够提高起动时和加速时直接感,并且能抑制发动机振动和来自路面的振动传递到骑车者。
[解决问题的方式]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摩托车包括发动机单元、支撑在发动机单元上的后轮、车身框架和后减振器,其中,车身框架支撑发动机单元以使发动机单元垂直摆动,后减振器置于发动机单元和车身框架之间,并且其中,发动机单元的一部分由车身框架支撑以绕车身框架的发动机单元支撑部分摆动,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至少一个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将后减振器和发动机单元彼此连接以使它们能够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部将后减振器和车身框架彼此连接以使它们能够转动。
此处,在本发明中,“发动机单元一部分被支撑在车身框架上以绕车身框架的发动机单元支撑部分摆动”意思是发动机单元一部分在之间没有连杆机构的情况下支撑在车身框架上,而整体摆动型摩托车发动机悬架中通常是要使用连杆机构的。因而,发动机单元在基本上不使其摆动中心从车身框架的发动机单元支撑部分移动的情况下摆动。此外,在此情况下“基本上不使摆动中心移动”意思是象通过弹性衬套等进行支撑的情况那样,“基本上不使摆动中心移动”中包括发生了与弹性衬套的弯曲对应的移动这样的情况。
此外,在本发明中,“发动机单元一部分被支撑在车身框架上”意思是除了其包括曲轴箱被支撑的情况之外,还包括气缸体或者气缸盖等被支撑的情况。
[发明效果]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由于发动机单元被支撑为绕车身框架的发动机单元支撑部分摆动(换言之,在之间没有连杆机构的情况下被支撑),因而能够提高对节气门打开操作的响应性,从而能够提高起动时和加速时的直接感。即,在发动机单元和车身框架之间设有这种连杆机构的情况下,当执行节气门打开操作以从停止状态开始行驶时,会感到响应延迟,使得发动机扭矩在传递到后轮的过程中首先由连杆机构吸收,然后才传递到后轮。结果,在比节气门打开操作慢一拍之后,才感到车辆开始前进行驶,因此没有获得足够的直接感,尤其是在起动时。根据本发明,因为被支撑为在之间没有连杆机构的情况下绕发动机单元支撑部分摆动,所以可以抑制该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至少一个上,其中第一连接部将后减振器和发动机单元彼此连接,第二连接部将后减振器和车身框架彼此连接,所以由弹性部件可以吸收从发动机单元经由后减振器和车身框架传递到骑车者的发动机振动和来自路面的振动,因此能够使得骑车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摩托车车身框架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1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