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光复合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9408.2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9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萨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集光功能的集光复合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显示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阴极射线显示装置逐渐被液晶显示装置所取代。一般来说,液晶显示装置已经应用至许多种类的电子产品,例如笔记型电脑、电视及桌上型荧幕等等。一般液晶显示装置主要由一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与一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组合而成。
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习知侧光式背光模组的一示意图。侧光式背光模组1包含一光源11、一导光板材(Light Guiding Plate,LGP)12、一下扩散膜片(Lower Optical Diffusing Sheet)13、一增亮膜片(BrightnessEnhancement Film)14以及一上扩散膜片(Upper Optical Diffusing Sheet)15。其中,光源11可为一荧光灯或为多个发光二极管,并且邻设于导光板材12的一入光面121,导光板材12于其底面122具有多个印刷网点123,印刷网点123有散射光线的功用。下扩散膜片13邻设于导光板材12的一出光面124,而增亮膜片14邻设于光扩散膜片13的一侧,上扩散膜片15则位于该等增亮膜片14之上。
光源11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入光面121进入导光板材12并在导光板材12内进行全反射。当光线射至导光板材12的印刷网点123时,则会产生散射现象而破坏光线的全反射,使得部分光线得以射出导光板材12的出光面124。然后,射出导光板材12的光线经过下扩散膜片13时,下扩散膜片13可让光线的分布更加均匀,而增亮膜片14则可收敛光线的方向,以达到聚光的效果并提高侧光式背光模组1垂直出光面122方向的亮度。另外,上扩散膜片15的设置,则可避免让使用者看到增亮膜片14的棱镜图案。
请参考图2,其为习知直下式背光模组2的一示意图。直下式背光模组2包含多个光源21、一扩散板材(Light Diffusing Plate)22、一下扩散膜片23、一增亮膜片24以及一上扩散膜片25。其中,由于光源21直接设置在上述光学元件之下,因此,习知技术通常利用厚度较厚(约1.5-2mm)的扩散板材22来协助光线扩散。
然而,上述的习知技术中,不论是侧光式背光模组1的导光板材12,或是直下式背光模组2的扩散板材22,其材质均为昂贵的光学级高分子聚合物。因此,侧光式背光模组1及直下式背光模组2的材料成本,也会随着其所使用的所有光学元件的材料量而增加,也就是说,组件愈多或光学元件的厚度愈厚则材料成本愈高。另外,上述光学元件中,除了上下扩散膜片13、15、23、25可为同一制造厂商生产之外,导光板材12、扩散板材22以及增亮膜片14、24的制造厂商均为不同,因此,对于贩卖整个背光模组的厂商而言,还要花费许多时间来进行各个光学元件的组装,故也提高了产品成本。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光学元件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集光复合片,便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光学元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集光复合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解决习知技术中光学元件较多或厚度较厚,且需要许多组装时间等问题,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集光复合片,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光学元件,具有一第一表面、一个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及多个第一棱镜,该等第一棱镜位于该第一表面;一第二光学元件,具有一扩散材质并与至少一部分的该等第一棱镜结合;以及多个空腔,形成于该第一光学元件及该第二光学元件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集光复合片,其中所述的第一光学元件的折射率大于1.33。
前述的集光复合片,其中所述的第一光学元件为一增亮膜片或一具有微结构的导光板材。
前述的集光复合片,其中该等第一棱镜分别具有至少一底角,其中至少一该底角小于90度。
前述的集光复合片,其中该等第一棱镜分别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启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94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