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的散热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9110.1 | 申请日: | 200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9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郑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穆丹韩国有限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F3/04 | 分类号: | F28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散热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到热交换器的散热片。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到散热片,散热片的材料即金属片模压于其上,以形成压纹,从而增加了它的强度,由此在组装过程中散热片不容易变形,并且增加了散热片与穿过散热片的周围空气的接触面积,因此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背景技术
车辆具有空调系统,以可选择地向车辆中的各个区域供应冷风或者热风。在夏天,空气调节器被用来供应冷风。相反,在冬天,加热器被用来供应热风。
通常,加热器以下列方法运行。即,热交换在在发动机中循环被加热的冷却液和通过送风机被喂入到加热器中的空气之间完成,从而热风被供给到车辆的内部,并且因此车辆的内部被加热。加热方法使用了发动机产生的热,因此它具有高能效。
但是,在冬天,在车辆被启动之后、发动机被加热之前,必须要通过预定的时间。因此,车辆刚被启动时,车辆的内部没有被加热。为了加热车辆的内部,在车辆被驱动之前,发动机要空转预定的时间周期,从而发动机被加热并且冷却液具有高温。但是,这种加热方法浪费能量并且引起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使用了一种方法,当发动机被加热时,该方法使用额外的预热器使车辆的内部加热预定的时间周期。使用加热线圈的传统加热器产生许多热,从而车辆的内部被有效地加热。但是,传统的加热器的问题在于失火的危险高并且加热线圈的使用期限短,因此需要经常修理和更换部件,从而引起不方便。
因此,进来,已经开发了使用正温度系数(PTC)装置的加热器。这种加热器的优势在于失火危险低,并且使用期限长,从而加热器可以被暂时使用。
图1是用于车辆的传统的PTC预热器的示意性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2是PTC预热器的传统散热片的形状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用于车辆的传统的PTC预热器包括PTC杆组件1,每一个PTC杆组件具有PTC装置;在每个PTC杆组件1的两侧上互相平行设置的散热片组件2以及平行于散热片组件2设置的阴极端3。PTC预热器还包括框架4和5,其被安装在包括PTC杆组件1、散热片组件2和阴极端3的结构的两侧端上。PTC预热器还包括壳体6和7,其容纳具有TC杆组件1、散热片组件2、阴极端3的结构的两端以及框架4和5。
具体说明是,每一个散热片组件2包括散热片2b、壳体2a和盖2c。散热片2b具有预定的宽度,并且在散热片2b的长度方向上被折叠。壳体2a在它的一侧是开放的,并且具有其中容纳散热片2b的空间。盖2c封闭了壳体2a的开放侧。
散热片2b是通过在它的长度方向上折叠形状为长矩形的薄金属片来制造的。如图2所示,金属片被折叠成具有三角形的形状。三角形被重复地形成于金属片的长度方向上,因此提供了散热片2b。这种结构增加了散热片2b与穿过散热片2b的周围空气的接触面积。
但是,因为传统的散热片2b是由薄金属片制成的,所以散热片2b的强度是低的。为了增加散热片2b的强度,散热片2b可以由较厚的金属片制成。假如这样的话,通过折叠金属片所形成的三角形的数量被减少,从而散热片与周围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少,因此热交换效率降低。由于不需要增加金属片的厚度,所以使用了薄的金属片。因此,传统散热片2b的问题在于在组装过程中,它容易变形或者损害。
与PTC预热器的散热片具有相同形状的一般的热交换器的散热片也具有上面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考虑了在已有技术中发生的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散热片,用于散热片的材料,即薄金属片被模压于其上以具有压纹,因此增加了散热片的强度,来防止在组装过程中散热片容易地变形,并且增加了散热片与穿过散热片的周围空气的接触面积,因此增加了热交换效率。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散热片,它是通过折叠金属片从而重复三棱柱来制成的,其中,金属片被模压以具有压纹,每一个压纹还形成于每个三棱柱的除了沿着散热片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之外的相对于散热片的长度方向倾斜的两侧的每一侧上。每个压纹形成为一部分压纹是凹入的并且另一部分压纹是凸起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散热片,它是通过折叠金属片从而重复三棱柱来制成的,其中,金属片被模压以具有压纹,压纹均匀分布在设置在每个三棱柱的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上,以这样的方式,具有凹痕形状的所述压纹在一个方向上或者在两个方向上突出。
附图说明
从下面的具体说明以及附图中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势,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穆丹韩国有限会社,未经穆丹韩国有限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9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