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9059.4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4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隼二;田中晋介;木村雄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8 | 分类号: | G09G3/28;G09G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灰度 等级 显示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具备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PDP装置)等之中,用于显示多灰度等级的运动图像的多灰度等级显示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在子场(Sub Field)法(帧时分割显示方法)中的子场变换以及子场点亮图案。
背景技术
在PDP装置中,使用子场法将多灰度等级的运动图像显示在PDP中。在子场法中,在显示面板(PDP)中显示的、作为图像显示单位的场(或帧),由在时间上分割被赋予与点亮时的明亮度(亮度)相关的权重的多个子场(或子帧)构成。并且通过场中的子场的点亮(ON)/非点亮(OFF)组合的选择点亮状态,表现场单元以及对应的像素中的灰度等级。
在子场变换处理(多灰度等级显示处理)中,以输入的显示数据(图像信号)为基础,输出表现场的各显示单元/像素中的多灰度等级的灰度等级水平(灰度等级值)的显示数据(场以及子场数据)。灰度等级值按照子场点亮图案(也称为子场变换表等),在规定的子场选择点亮状态下的点亮阶段被编码。子场点亮图案对被赋予场的各权重的多个子场的选择点亮组合与对应于灰度等级值的点亮阶段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规定。其中,点亮阶段与灰度等级值的对应另述。
此外,在PDP装置中,由于使用子场法(帧时分割显示方法),所以会产生特有的被称为伪轮廓(模拟轮廓)的现象,妨碍了显示品质。作为伪轮廓的发生源,认为是在子场点亮图案中的点亮阶段,在连续点亮子场中途存在非点亮子场(点亮子场的缺失)。图10表示在二进制(Binary)编码方法构成中的子场点亮图案。
作为伪轮廓的对策,作为能够得到最佳效果的现有方法,有以下的第一方法。在第一方法中,作为子场点亮图案的构成,当一个场由m个子场(SF1~SFm)构成时,构成为点亮阶段(s:step)为m+1,点亮阶段(s)每上升一个时点亮子场逐个增加。由此,成为伪轮廓发生源的点亮子场的缺失消失。图11表示第一方法中子场点亮图案的示例。关于第一方法,在日本专利第3322809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中有记载。但是,在第一方法中,单纯地通过消除点亮子场缺失的结构,灰度等级表现(点亮阶段(s)数)不足。例如,一般多为场显示为60Hz时的子场数(m)为10左右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方法只能确保点亮阶段(s)为11。
此外,作为能够充分确保灰度等级表现的常用的现有方法有以下的第二方法。在第二方法中,作为子场点亮图案的构成,在全部点亮阶段(s)中有几个地方,在连续点亮子场的中途设置仅有一处子场缺失的点亮阶段(s)的结构。是将点亮阶段(s)中的缺失抑制在一处的构成。在此情况下,点亮阶段(s)数增加,对灰度等级表现有利。但是,虽然与二进制编码方法的构成(图10)相比能够降低伪轮廓,但存在点亮子场的缺失的点亮阶段(s)的地方成为伪轮廓的发生源。图12表示第二方法中的子场点亮图案的示例。
在现有的PDP装置的子场点亮图案的构成中,与显示单元/像素的显示灰度等级水平对应的每个点亮阶段,连续点亮子场中途的非点亮子场(点亮子场的缺失)的位置不同(上述第二方法,图12)。即,在对应于显示数据的从最下位置开始到最上位为止的点亮子场中,其中途间歇存在的非点亮位置不同。
因此,在场的单元之间子场ON/OFF状态容易不同,单元间的电荷状态容易零散。由此,为了进行稳定的驱动,需要存在使单元间的电荷状态尽量均匀化的复位动作。在现有的驱动控制中,在子场的复位期间,通过施加复位波形,进行使单元产生弱放电(复位放电)的动作。
并且特别是,在放电空间以及单元隔壁(肋:Rib)没有完全分离的构成中,例如在只有纵肋(条纹状肋)的构成等之中,上述单元间的电荷状态多数容易零散。由此,在各子场的地址动作之前,作为复位动作,需要进行较强的复位放电(图8,第一复位动作)。
由于上述复位动作,通过该复位放电发光,场的背景发光变高,且对比度有下降的趋势。复位放电发光与维持放电发光相比弱,仅该复位放电的发生量成为背景发光。
此外,根据现有的子场点亮图案中多个子场的选择点亮状态,特别是根据上述点亮子场的缺失,发生伪轮廓。
此外,在现有的场驱动控制中,对稳定的驱动的考虑,特别是对复位动作的驱动裕度(Margin)的考虑不充分。在对每个子场进行复位动作的情况下需要驱动时间。而现有技术中,作为简化通常以全部单元为对象的复位动作并可缩短驱动时间的技术,有一种只以ON单元为对象进行复位动作的间隔复位动作技术。(图9,第二复位动作)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22809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90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持媒体独立切换的通信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证用户状态一致性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