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业务时延测试的系统及误差消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9993.2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6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涛;陈博;郭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2/56;H04L12/26;H04L12/28;H04J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业务 测试 系统 误差 消除 方法 | ||
1.一种数据业务时延测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接口模块,用于与设备间网络接口建立测试通道;
终端,用于通过所述测试通道进行实际分组交换业务和仿真分组交换业务;
数据采集整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测试通道从设备间网络接口处采集实际分组交换业务和仿真分组交换业务的数据信息,并将属于不同设备间网络接口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排序;
误差消除模块,用于接收数据采集整理模块提供的数据信息,根据该数据信息获得实际测试时延、仿真测试时延和单向绝对时延后,求出系统误差和实际时延;
其中,所述误差消除模块具体用于记录实际分组交换业务的数据流量,测出与该实际分组交换业务的数据流量对应的实际测试时延;根据实际分组交换业务的数据流量控制终端发送进行仿真分组交换业务的测试数据包,测出与该仿真分组交换业务的数据流量对应的仿真测试时延;计算发送内部控制信息协议测试数据包的绝对时延,该绝对时延是一个双向时延,该绝对时延对应的单向绝对时延为该绝对时延值的1/2倍,将该仿真测试时延减去该时延测试系统发送内部控制信息协议测试数据包的单向绝对时延,求出系统误差;将实际测试时延减去该系统误差,求出该分组交换业务的实际时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消除模块根据实际分组交换业务的数据流量,控制终端发送测试数据包仿真该实际分组交换业务的数据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消除模块进一步用于建立分组交换业务数据流量与系统误差的模型库,从模型库中选择相应的系统误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消除模块进一步用于在预定时间范围内对所述系统误差进行统计,将统计所得的平均值作为该时间范围内的系统误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整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整理模块,其中,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测试通道从设备间网络接口处获取数据信息,并将该数据信息保存,按照预定时间间隔对该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将采集的数据信息发送给数据整理模块;
数据整理模块,用于对来自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按时间顺序将属于不同设备间网络接口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排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时延分析模块,用于根据误差消除模块求出的实际时延分析设备间网络接口的时延抖动,记录数据流量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网络接口包括Uu 口、Iub 口、Iu 口、Gn 口和Gi 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息为日志文件信息。
9.一种数据业务时延测试的误差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记录实际分组交换业务的数据流量,测出与该实际分组交换业务的数据流量对应的实际测试时延;
B.根据实际分组交换业务的数据流量控制终端发送进行仿真分组交换业务的测试数据包,测出与该仿真分组交换业务的数据流量对应的仿真测试时延;
C.计算发送内部控制信息协议测试数据包的绝对时延,该绝对时延是一个双向时延,该绝对时延对应的单向绝对时延为该绝对时延值的1/2倍,将该仿真测试时延减去该时延测试系统发送内部控制信息协议测试数据包的单向绝对时延,求出系统误差;
D.将实际测试时延减去该系统误差,求出该分组交换业务的实际时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后进一步包括:
在预定时间范围内对所述系统误差进行统计,将统计所得的系统误差平均值作为该时间范围内的系统误差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前进一步包括:
建立分组交换业务数据流量与系统误差的模型库,从该模型库中选择相应的系统误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述测试数据包为内部控制信息协议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9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束蒸发技术制备碳化硼薄膜的方法
- 下一篇:单向轴承半自动装滚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