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条件判断来启动智能卡指纹身份识别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9707.2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陆舟;于华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7F7/08;G06K17/00;G06K19/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0083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条件 判断 启动 智能卡 指纹 身份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卡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条件判断来启动智能卡指纹身份识别的方法及装置,其以非接触式智能卡为载体,将指纹识别技术集成于卡内芯片中,实现刷卡过程中识别用户身份,确保交易或访问过程安全性及有效性。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智能卡是一种芯片卡,将卡内芯片镶嵌在塑料卡片上以完成数据的存储与计算,并通过读卡器来访问卡中的数据。现有技术中,智能卡多被应用于通讯、保险、医疗卫生、计算机控制系统、门禁系统、考勤系统、网上交易和身份识别等各个领域。由于智能卡在应用中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即个人身份性和密文性,使得智能卡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个人身份性是指智能卡可以表明持卡人的身份,一般是通过存储在卡里的用户ID号来表明用户的身份;密文性是指智能卡可以以密文的形式存储某些数据,有些智能卡还能利用自带的微处理器进行动态的数据加/解密。除此之外,智能卡还有大容量性,稳定性,可携带性,兼容性好等特点。
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智能卡通常被分为包括存储卡和微处理器在内的接触式卡和非接触式卡。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卡体中内嵌入了一个天线和一个微电子芯片,当把它放近读卡器的天线时,它们之间就可以完成一次信息交换。这使其不用与耦合感应器做任何接触,就可与之交换信息。由于非接触式智能卡内的信息可以瞬间被读取、不需要与外部读卡器接触、可并行处理、与接触式相比可节约70%-90%的时间等优点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疗、交通、社会保险、税务等诸多领域。因此非接触式智能卡正以其便利性及易用性逐渐占据消费市场,更多地为人们所选用。
用于消费场所交易的信用卡记费系统、签帐卡系统、以及公交卡收费系统均广泛采用非接触卡技术来实现刷卡消费的目的。申请号为01145481.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指纹识别技术来实现对安全入口访问控制的技术。但在该专利文件中,没有涉及将智能卡技术用于交易系统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范围。申请号为200310103495.2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指纹细节特征和方向场实现指纹特征匹配的方法。该专利中通过指纹的方向场配准指纹并利用特征点得出匹配结果的技术可作为公知方案,广泛应用于指纹识别领域。申请号为01124082.2专利公开了一种手表式指纹识别智能卡,该专利以手表式IC卡为基础,加入指纹识别系统,用于解决目前的消费型智能卡只能定量而不能定性的问题。
上述专利所涉及的技术方案针对用户在刷卡过程中不同安全等级或消费等级的身份认证均通过指纹识别来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智能卡持有者在刷卡过程中带来了不必要的烦琐,增加了卡片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减少了卡内芯片的使用寿命。使得即便在小金额的交易过程中或低等级的安全认证时也需要用户通过指纹认证后方实现目标操作。一旦该智能卡的合法用户无法亲自前往认证,便不能委托任何人帮助其执行操作,这对于一些突发性应急事件来说是不可行的。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过条件判断来启动智能卡指纹身份识别的方法及装置,其以非接触式智能卡为载体,将指纹识别技术集成于卡内芯片中,以实现刷卡过程中识别用户身份,确保交易或访问过程安全性及有效性。
在本发明中提供的方法中,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内部可根据持卡用户在刷卡过程中操作等级的不同,判别是否需要对其进行指纹识别,从而确保了交易过程或访问过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为此,本发明采用技术如下方案:
通过条件判断来启动智能卡指纹身份识别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设定启动智能卡指纹身份识别的判断条件值;
(2)、智能卡读取读卡器发送的命令;
(3)、智能卡根据步骤(1)中所述的启动智能卡指纹身份识别的判断条件值,判断步骤(2)中读取的读卡器发送的命令是否为启动智能卡指纹身份识别的命令;
(4)步骤(3)判断结果是进行智能卡指纹识别,智能卡则启动指纹身份识别功能,对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进行验证,以判断身份是否合法,如识别结果是身份合法,则执行步骤(2)中读卡器发送的命令,如识别结果是身份不合法,则发送错误提示;步骤(3)判断结果是不进行指纹识别,则直接执行步骤(2)中读卡器发送的命令。
其特征在于,采集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过程在智能卡内部完成,所述智能卡对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进行验证的过程在智能卡内部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