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位置信息的射频识别标签及防冲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9072.6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奇;孙旭光;张春;李永明;王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9/073 | 分类号: | G06K19/073;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位置 信息 射频 识别 标签 冲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射频识别标签技术领域,涉及标签防冲突问题。
背景技术
RFID在历史上的首次应用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约1940年),其当时的功能是用于分辨出敌方飞机与我方飞机。到了70年代末期,美国政府透过Los Alamos科学实验室将RFID技术转移到民间。RFID技术最先在商业上的应用是在牲畜身上。80年代,美国与欧洲的几家公司开始着手生产RFID标签。现在RFI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物流、门禁控制、飞机安全、汽车防盗等等。许多国际公司如微软、IBM、TI、富士通都已经参与到RFID软硬件技术研发中,未来RFID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RFID系统中,出于成本的考虑,标签共享通讯信道,当它们同时向读卡器返回信号时会产生冲突,这大大影响了标签的读取速度。因此各种协议中都包含了防冲突机制,它也是各个协议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现行的协议主要采用ALOHA和二进制树的算法,许多的研究集中在算法的改进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现行RFID协议防冲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标签物理信息增强系统防冲突能力的方法,即通过了解标签所处的位置信息来区分它们。同时可以兼容其它防冲突算法一起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射频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含有天线、距离转换返回信号延时电路、第二数字电路、调制电路及解调电路,其中:
距离转换返回信号延时电路,含有电荷泵、稳压电路、电流处理电路、第一数字电路、可控延时时钟提取电路、恒定延时时钟提取电路以及调制信号产生电路,其中:
电荷泵,将从天线接收到的标志射频识别标签相对于读卡器位置信息的射频能量转换为电压信号;
稳压电路,将电荷泵输出的电压稳定在设定范围以内,同时将此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
电流处理电路,将稳压电路输出的电流信号进行开方处理后控制可控延时时钟提取电路的时钟延时;
可控延时时钟提取电路,在解调电路解调出读卡器的发送数据后设定延时产生时钟,其延时由电流处理电路输出的反映射频识别标签相对于读卡器位置信息的电流信号控制,使得时钟提取的延时T(d)和射频识别标签相对于读卡器的距离d成以下函数关系: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