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中药长春花提取液中分离长春花总生物碱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98457.0 申请日: 2007-04-18
公开(公告)号: CN101491562A 公开(公告)日: 2009-07-29
发明(设计)人: 武建卓;朴美善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和润创新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24 分类号: A61K36/2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中药 长春花 提取 分离 生物碱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特别是涉及一种从中药长春花提取液中提取分离长春花总生物碱的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碱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碱性含氮化合物,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类重要物质。长春花系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的全草,又名日日新、雁来红等,此外,尚有本植物的变种白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L.)G.Donvar.albus(Sweet)G.Don、黄长春花G.roseus(L.)G.Don var.flvus(Tsiang)Metcalr,亦同等入药。长春花是一种常用民间中草药,性凉、味微苦,具有凉血降压、镇静安神等功效。研究表明,长春花总生物碱是其主要有效部位,包括长春碱(Vinblastine,Vincaleukoblastine)、长春新碱(Vincristine,Leurocristine)、洛柯定碱(Lochneridine)、洛柯辛碱(Lochnericine)、派利文碱(Perivine)、文朵灵碱(Vindoline)、去乙酰文朵尼定碱(Catharosine)、泻花碱(Catharanthine)、文朵尼定碱(Vindorosine)、洛柯宁碱(Lochnerinine)、四氢蛇根碱(Tetrahydroserpentine、)异长春碱(Leurosidine)、环氧长春碱(Leurosine)、洛柯碱(Lochnerine)、四氢鸭脚木碱(Tetrahydroserpentine)、西特斯日钦碱(Sitsirikine)、文朵尼宁(Vindolinine)、蛇根碱(Serpentine)、二氢文朵尼宁碱(Dihydrovindolinine)、狗牙花定(Coronaridine)等70余种生物碱。临床制剂已用于治疗高血压、火烫伤、恶性淋巴瘤、绒毛膜上皮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因此,长春花总生物碱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阶段,中药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已较成熟,根据生物碱的理化特性,采用适宜的溶剂如水、酸水、酸醇及碱醇等,利用浸渍、渗漉、煎煮、回流、超声、酶解等技术将生物碱类成分提取出来,提取率能达到90%以上。但由于生物碱在中药中的相对含量较低(多数含量为0.01%-1%),提取时势必引入大量的其他药物成分和杂质类成分,要保证最后制剂的安全有效,必须对其进行精制纯化,制备成有效部位甚至有效成分来应用,因此生物碱有效部位的精制纯化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但由于其他多种成分的并存以及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色素等杂质的干扰,生物碱有效部位的精制技术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的“瓶颈”,严重影响了现代中药制剂对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生产、运输、携带、贮存、应用方便)的要求。

虽然在教科书及各种文献中多有提取分离中药总生物碱的方法,但这些方法仅停留于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多数是将含有生物碱的溶液过柱后,以氨液或NaOH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后再以有机溶剂萃取生物碱;或者将上过样品的树脂以碱液浸泡,然后再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生物碱。但这些方法具有步骤繁琐,有机溶剂用量大、大设备无法实现和生物碱转移率低等缺点,因而一直处于实验室研究水平,不能在大生产中应用。方启程、霍泽民在1966年第八期的《药学学报》上发表《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从植物中提取分离总生物碱的研究》一文,提出了一种从中药长春花中提取分离总生物碱的技术是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基本过程为:将长春花药材经常规提取得提取液,酸化后通过强酸型(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吸附后,倒出树脂,以蒸馏水洗涤数次,再将树脂干燥后,以浓氨水碱化树脂,置于回流提取器中依次用氯仿、乙醚、乙醇分别提取,得氯仿、乙醚、乙醇各部分总生物碱,合并后得长春花总生物碱。这种方法虽可以提高生物碱的纯度,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仍存在严重缺陷:试验发现,以氨水碱化树脂,效率较低,导致收率偏低;碱性条件下游离的长春花生物碱需要在有机溶剂中才有较好的溶解度,但有机溶剂的使用,会在洗脱液中带入树脂单体成分苯乙烯、二乙烯苯、有机溶剂等的残留,影响制剂安全;试验过程中,还需要将树脂倒出干燥后以氨水碱化,并分别用多种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步骤繁琐,无法实现管道化生产;同时由于工艺中使用乙醚、氯仿、乙醇等有机溶剂,还要求树脂前处理必须增加乙醇等有机溶剂处理的步骤,后期还要回收有机溶剂,增加了工艺步骤,提高了生产成本。故为了适应市场及生产,需要一种安全、低成本、收率高的提取分离方法。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润创新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润创新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8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