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中药麻黄提取液中分离麻黄总生物碱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8427.X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1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蓉;柴金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润创新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17 | 分类号: | A61K36/17;A61P11/06;C07G5/00;C07C213/10;A61K1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麻黄 提取 分离 生物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特别是涉及一种从中药麻黄提取液中提取分离麻黄总生物碱的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碱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碱性含氮化合物,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类重要物质。麻黄系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是一种常用民间中草药,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研究表明,麻黄总生物碱是其主要有效部位,包括1-麻黄碱(I-ephedrine)、d-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I-N-甲基麻黄碱、d-N-甲基伪麻黄碱、1-去甲麻黄碱(l-norephedrine)、d-去甲伪麻黄碱,并含麻黄恶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苄甲胺等。临床制剂已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的治疗。因此,麻黄总生物碱有效部位制剂临床需求量很大。
现阶段,中药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已较成熟,根据生物碱的理化特性,采用适宜的溶剂如水、酸水、酸醇及碱醇等,利用浸渍、渗漉、煎煮、回流、超声、酶解等技术将生物碱类成分提取出来,提取率能达到90%以上。但由于生物碱在中药中的相对含量较低(多数含量为0.01%-1%),提取时势必引入大量的其他药物成分和杂质类成分,要保证最后制剂的安全有效,必须对其进行精制纯化,制备成有效部位甚至有效成分来应用,因此生物碱有效部位的精制纯化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但由于其他多种成分的并存以及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色素等杂质的干扰,生物碱有效部位的精制技术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的“瓶颈”,严重影响了现代中药制剂对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生产、运输、携带、贮存、应用方便)的要求。
虽然在教科书及各种文献中多有提取分离中药总生物碱的方法,但这些方法仅停留于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多数是将含有生物碱的溶液过柱后,以氨液或NaOH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后再以有机溶剂萃取生物碱;或者将上过样品的树脂以碱液浸泡,然后再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生物碱。但这些方法具有步骤繁琐,有机溶剂用量大、大设备无法实现和生物碱转移率低等缺点,因而一直处于实验室研究水平,不能在大生产中应用。在中国专利申请CN01102244.2中提出了一种从中药麻黄中提取分离麻黄碱纯品的技术是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基本过程为:将麻黄药材经常规提取得提取液,酸化后通过强酸型(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用碱性酒精洗脱,收集洗脱液,酸化后回收酒精,蒸馏残渣碱化后,将其投入二甲苯萃取塔,提取麻黄碱纯品。在提取麻黄总碱的过程中,该方法避免了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仍存在严重缺陷:试验中可以发现该方法虽可以提高生物碱的纯度,但转移率仍然不高;使用了二甲苯等有毒性有机溶剂,给生产操作以及最后制剂的安全性带来了隐患;碱性条件下游离的麻黄生物碱需要在乙醇溶液中才有较好的溶解度,但酒精的使用,会在洗脱液中带入树脂单体成分苯乙烯、二乙烯苯等的残留,影响制剂安全;同时由于工艺中使用了酒精,还要求树脂前处理必须增加乙醇处理步骤,后期还要回收乙醇,增加了工艺步骤,提高了生产成本。故为了适应市场及生产,需要一种安全、低成本、收率高的提取分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低成本、高效率的提取分离麻黄总生物碱的方法。
该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工艺实现的:取麻黄提取液,调整pH值1至7,滤过,取滤液加于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先以水洗脱除杂,再用0.5%~15%酸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加碱中和,经脱盐处理,即得麻黄总生物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润创新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润创新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84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输尿管结石的复方石苇金钱草汤
- 下一篇:开心型桑树丰产的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