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6165.3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0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曼弗雷德·伊梅尔;乔基姆·莫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塔尔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F25B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宇;陶凤波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开关柜的冷却设备,包括一个内装冷却循环系统的外壳,其中,冷却循环系统有产生振动的构件,亦即压缩机和至少一个风扇,该风扇和压缩机通过减振器支承在外壳上。
背景技术
由先有技术已知此类冷却设备的不同设计。冷却循环系统由压缩致冷设备构成,它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管道和风扇。风扇和压缩机的电动机引起振动,它们传给冷却设备的外壳,然后又传给与之连接的开关柜。
这将会导致不利的后果,若冷却设备固定在机床上,振动便传给机床的加工头。这些振动影响机床的加工结果,在被加工的工件表面上产生不平度。
为避免所述的缺点,已将压缩机支承在减振器上。由此可以获得改善,然而这种改善被认为是不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前言所述类型的冷却设备,它在运行时向与之连接的结构部件尤其机床传递尽可能小的振动。
上述目的通过这样一种尤其用于开关柜的冷却设备来实现,该冷却设备包括一个内装冷却循环系统的外壳,其中,该冷却循环系统有产生振动的构件,亦即压缩机和至少一个风扇,其中,该风扇和压缩机通过减振器支承在外壳上,按照本发明:所述风扇和/或压缩机借助第一减振器分别支承在一中间支架上或共同支承在一中间支架上;该中间支架借助第二减振器支承在一支架上;以及,所述支架与外壳连接。
以此方式使风扇和压缩机通过一个由中间支架构成的振动平面与外壳脱耦。业已证实,在如此配置时实际上不再将有害的振动从冷却设备传到机床的加工头。
按本发明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可以规定,所述冷却循环系统有两个风扇,它们分别配属于一个空气回路;以及,这两个风扇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减振器以及一个自己的中间支架支承在外壳上。
为了能达到稳定地支承压缩机,可以规定支承压缩机的中间支架设计为边缘侧制有弯边的薄板构件。弯边增强中间支架并由此构成一种刚度足够的构件。
若规定支承压缩机的中间支架借助第二减振器支承在设计为支座的支架上;以及,支架焊接在外壳内,则得到压缩机在冷却设备中固定的一种简单的结构。
为了能将一个/多个风扇节省位置地安装在冷却设备中,一种可能的发明方案规定,风扇装在支架与中间支架之间的区域内;支架借助定距件连接在中间支架上;以及,中间支架借助第二减振器与定距件连接。
为了降低构件成本,在一种此类结构中支架可以直接带空气喷嘴,它优选地整体成形在支架上。因此支架可例如作为冲压弯曲件用薄板毛坯加工而成。
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变型方案的特征在于,减振器有一个减振件,后者包括一个圆柱形固定凸台和一个与之连接的凸缘段;另一个减振件通过一个孔套在该固定凸台上;以及,在此另一个减振件与凸缘段之间夹紧固定所述支架或中间支架的一个板状段。因此减振器可方便地装配,以及在支架或中间支架上只须制出一个圆柱形固定凸台插入其中的孔。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表示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附图中:
图1用侧视图表示安装在支承装置内的冷却设备风扇;
图2表示图1中作有标记的部分的分解详图;以及
图3用侧视图表示安装在支承装置内的冷却设备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表示冷却设备的一些构件,冷却设备可安装在一个容纳内部电气配件的外壳上,例如开关柜上。开关柜又可安装在机床上。此冷却设备有一个在其中输送冷却剂的冷却循环系统。冷却循环系统的构件是至少两个风扇20.1,它们的每一个配属冷却循环系统的一个蒸发器或一个冷凝器。风扇20.1借助减振器14.1安装在中间支架16上。中间支架16设计为覆盖风扇20.1后侧的薄板件。中间支架16在边缘侧制有一些孔,在这些孔内可安装减振器14.2。由图2可详细看出减振器14.2的结构。如此图所示,减振器14.2有一个减振件14.22,它包括一个圆柱形固定凸台和一个与之连接的直径增大的凸缘段。环形的第二减振件14.21可以套在上述减振件上。第二减振件14.21的内径大约相当于圆柱形固定凸台的外径。上述减振件14.22被一个孔贯穿。
一个固定螺钉可以穿过所述的孔插入,并将一个螺纹段旋入定距件的螺纹孔中。固定螺钉15有一个与螺钉头连接的压盘15.1。压盘15.1上连接一个插入第二减振件14.22孔内的销柱1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塔尔两合公司,未经利塔尔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61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条斑星鲽鱼卵封闭式循环水孵化方法
- 下一篇:中草药抗菌抑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