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O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4600.9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5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珂;张欣明;杜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然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普然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光亮 |
地址: | 20120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oc 网络 数据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数据传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EO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EOC(Ethernet over Cable,基于同轴电缆传输以太网帧)的网络是点对多点的架构。包括一个主设备,多个从设备,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还有一个或多个分支器或者分配器,或者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同时包括分支器和分配器。通过分支器或者分配器,主设备以树型结构与多个从设备相连接。在已有的EO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方向有两个,分别为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数据包传送数据的方向为下行方向,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数据包传送数据的方向为上行方向。
如图1所示,EO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中包括一个主设备和五个从设备,从设备A、从设备B、从设备C、从设备D、从设备E,主设备通过数据线与分支器相连接,分支器与分配器1及分配器2以及从设备C以数据线相连接,分配器1与从设备A、从设备B,分配器2与从设备D、从设备E相连接。上行数据从主设备经过分支器到达分配器1再分别到达从设备A和从设备B,或者从主设备经过分支器直接传输到从设备C,或者从主设备经过分支器到达分配器2再分别到达从设备D和从设备E。
但是由于分配器的两个下接端口之间不是完全隔离。由于对信号的衰减不够大,会造成同一个分配器的下一个从设备的上行数据会到达该分配器的另一个从设备,而且当该从设备接收端足够灵敏,能够正确接收这些上行数据。如图2所示,由于从设备在接受数据包时无法判断该数据包是上行数据包还是下行数据包,当从设备A和从设备B位于同一个分配器1,从设备A向主设备发送数据时,从设备B会接收到设备A的上行数据。这样,用户端设备之间就可以直接传输数据进行通信了,但是网络运营商一般不希望用户端设备之间能够直接通信,即不希望任何一个从设备接受到来自其他从设备的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EO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从设备可以判断数据包为上行数据包还是下行数据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EO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设备和从设备,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分支器或分配器,主设备以树型结构与多个从设备相连接,主设备经过分支器或分配器或者分支器和分配器向从设备传输数据包的方向为数据传输的下行方向,从设备经过分支器或分配器或者分支器和分配器向主设备传输数据包的方向为数据传输的上行方向,主设备发送的下行以太网帧的前导码中携带下行标识符,从设备发送的上行以太网帧的前导码中携带上行标识符,从设备在接受以太网帧时根据该以太网帧的前导码中携带的标识符判断该以太网帧为上行以太网帧还是下行以太网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以太网帧的前导码长度为八个字节。
作为本发明另一种进一步改进是,以太网帧前导码的第五个字节为上行标识符或者下行标识符。
本发明通过在传输数据的以太网帧的前导码中携带上行或者下行标识符,使得从设备在接受数据时可以判断该数据是由主设备传输来的下行数据,还是由其他从设备传输来的上行数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EOC网络拓扑图;
图2为已有技术中EOC网络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EO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的EOC网络拓扑图;
图4为本发明EOC网络中下行数据以太网帧的前导码格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EOC网络中上行数据以太网帧的前导码格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EOC(EOC,Ethernet over Cable)网络是基于同轴电缆传输以太网帧的网络,属于一种基于同轴电缆的包交换网络。如图3所示,EO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中包括一个主设备,该主设备通过数据线与分支器向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分支器与分配器1、从设备C以及分配器2分别相连接,分配器1与从设备A以及从设备B分别相连接,分配器2与从设备D、从设备E以及从设备F分别相连接。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可以设置多个分支器和分配器,每个分支器可以和多个分配器以及多个从设备相连接,每个分配器也可以和多个从设备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然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普然技术公司,未经普然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普然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4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