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式鼓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1429.6 | 申请日: | 200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5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许年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7/08 | 分类号: | F04D17/08;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鼓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式鼓风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漏元件(Anti-airleakage element)的离心式鼓风机。
背景技术
鼓风机(blower),是一种能产生压差而造成空气流动的机器。一般轴流式风扇(axial fan)所吹送的气体的流向实质上与其转轴平行。离心式鼓风机所吹送的气体的流向则实质上与其转轴垂直。
图1A绘示现有的一种离心式鼓风机的立体示意图,图1B绘示图1A的离心式鼓风机的上视示意图,图1C绘示图1B的离心式鼓风机沿着线I-I’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A、1B与图1C,现有离心式鼓风机100包括一壳体(casing)110、一马达(motor)120与一风扇结构(fan structure)130。壳体110具有一顶部(top portion)112、一底部(bottom portion)114与一侧壁(side wall)116。顶部112具有一入风口(inlet)112a,顶部112的一侧边(side)116b与底部114的一侧边116c延伸互相嵌合而为侧壁116。侧壁116分别连接顶部112与该底部114,且侧壁116具有一出风口(outlet)116a。
马达120固定于壳体110内,且风扇结构130配置于壳体内。风扇结构130具有一本体(body)132与多个扇叶(blade)134。本体132连接至马达120,这些扇叶134环绕本体132且连接至本体132。风扇结构130适于通过马达120的带动以一轴线10为轴沿着一旋转方向(rotation direction)20作转动。
当离心式鼓风机100运作时,运转的风扇结构130由入风口112a吸入气体,而由出风口116a吹送气体。详言之,气体由入风口112a进入这些扇叶134前,气体的流向实质上平行轴线10。气体被这些扇叶134加压后,气体会经过位于这些扇叶134与侧壁116之间的一增压流道(increasedpressure flow chamber)或一涡室(volute chamber)30,继而由出风口116a以实质上垂直轴线10的方向远离壳体110。
然而,在涡室30内流动的气体的静压(static pressure)通常大于入风口112a的气体压力,所以涡室内30的气体会经由壳体110的顶部112与各个扇叶134之间的一间隙40泄漏。因此,故现有离心式鼓风机100的运转效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式鼓风机,其运转效能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即提出一种离心式鼓风机,其包括一壳体、一马达、一风扇结构与一第一防漏元件。壳体具有一顶部、一底部与一侧壁。顶部具有一第一入风口,侧壁分别连接顶部与底部,且侧壁具有一出风口。马达固定于壳体内。风扇结构配置于壳体内,且风扇结构具有一本体与多个扇叶。本体连接至马达,且这些扇叶环绕本体且连接至本体。风扇结构适于通过马达的带动以一轴线为轴沿着一第一旋转方向作转动。第一防漏元件由第一入风口的一第一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壳体内,且第一防漏元件部分地遮盖(cover)这些扇叶的一部分。第一防漏元件由邻近出风口处沿着一第二旋转方向延伸,且第二旋转方向相反于第一旋转方向。第一防漏元件延伸至壳体内的范围是沿着第二旋转方向而逐渐减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防漏元件沿着第二旋转方向所延伸的一圆弧(arc)相对于轴线所形成的一角度范围可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270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防漏元件延伸至壳体内且相对于顶部的一最大距离可大于或等于各个扇叶的一高度的四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各个扇叶的高度的二分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底部更可具有一第二入风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离心式鼓风机更包括一第二防漏元件。第二防漏元件由第二入风口的一第二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壳体内,且第二防漏元件部分地遮盖这些扇叶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防漏元件可由邻近出风口处沿着一第二旋转方向延伸,且第二旋转方向相反于第一旋转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防漏元件延伸至壳体内的范围可沿着第二旋转方向而逐渐减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防漏元件沿着第二旋转方向所延伸的一圆弧相对于轴线所形成的一角度范围可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27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1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柔性间歇式废水自动处理系统
- 下一篇:铝杂质源转移扩散方法